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潜心研究三十余载,他让导弹打得更准

    为填补卫星影像高精度定位的空白,实现常规导弹精准打击,孙向东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技术方案、精度验证检验方法,将卫星影像绝对定位精度提升了3倍以上。

军中典型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 讯 员 张常伟 齐宁宇

    战略导弹,大国重器也,射得远、瞄得准、打得狠。而打的是否精准,直接决定了导弹的威慑力。

    为有效解决火箭军导弹作战保障自主可控的重大难题,遥感技术专家孙向东已经坚持36年,为提升火箭军战略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前不久,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孙向东荣记个人三等功。

    面对荣誉,孙向东说:“把我放在武器装备发展建设这个重要科研岗位上,就是组织对我的最大信任,也是我最大的荣幸。”

    心系国家 研发精确制导保障技术

    海湾战争中,西方多国部队发射多枚精确制导导弹,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军的战斗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海湾战争也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导弹的战争,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与应用开辟了新时代。

    彼时,孙向东大学毕业入伍已有6年,导弹武器的精确制导保障就是他的研究方向。

    回忆起当初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他感慨道:“导弹武器的精确制导保障,就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撒手锏’。搞科研,就要想战场之所虑,研打赢之所需。”

    由于导弹核心元器件进出口的限制,孙向东和团队意识到,核心技术买不来,依赖引进走不远。他们决心将某项依靠进口的关键材料“国产化”,并走上了摸索和研发之路。

    有次在实验室,看着科研前辈们的一项项科研成果,触摸着一个个导弹零部件,他一次次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岗位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常规导弹要实现精准打击,要求卫星影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从那时开始,孙向东将自己与火箭军卫星军事应用科研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大胆创新 填补导弹技术空白

    那年,孙向东等人接到了上级的一项紧急科研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作为团队中的主力,孙向东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夙夜攻关,5个月后成果通过评审,提前问世。这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国某领域重大技术空白。

    科研成果有建树,身体却亮起红灯。不得不住院治疗的孙向东,在康复后不久又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任务中。说到这些,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干科研,没点激情怎么行?”

    当年,我国卫星影像处理精度达不到要求,满足不了作战需求,急需创新卫星影像高精度定位方法。当时,这一领域在我国尚属空白,既无参考资料,也无研究经验。

    “创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总要有人开始这一步。”孙向东下定决心,带领团队精确分析卫星平台、传感器等各类误差影响因素,理清了误差形成机理。

    在此基础上,他们大胆创新提出了某型平差定位技术方法,主持构建了相关信息空间框架基准,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

    最终,孙向东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技术方案、精度验证检验方法,将卫星影像绝对定位精度提升了3倍以上。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孙向东始终紧盯卫星影像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动态,致力于国内自主侦察卫星定位技术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身体力行 带领团队勇攀高峰

    今年7月初,孙向东荣立个人三等功,组织上安排他去青岛疗养半个月。

    听闻院里月底要召开创新团队工作会,刚休假6天的他提前结束休假,回院与所带科研创新团队对接开会,参与到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中。他笑着对队员说:“我这是闻创新则欢喜,为了团队发展,少休十来天假算个啥!”

    作为我国遥感技术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孙向东的带教方式从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无论是科研攻坚、课题立项,还是定型试验、发射演练,他总是冲在队伍最前沿,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教育年轻人。

    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近两年来,他为19名创新团队成员确定了重点攻关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培养。仅去年,他的团队中就有2名研究员当选火箭军导弹专家,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事关打赢制胜的问题上,创新集智是重点,科研老兵要把新人扶上马送一程,这很重要。”他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正如火箭军研究院一位领导所说,在孙向东的“望远镜”里,未来战场永远是科研的高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