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9日 星期二
代表委员谈乡村振兴③
农村“美颜”是个“技术活”
本报记者 张 蕴

    “我准备的建议是今后‘每个乡镇建立1座垃圾转运站’,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之际,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将这份议案带到北京。

    在他看来,建设好乡镇垃圾中转站、村级垃圾收集点是做好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环节,将为村民创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农村生态环境与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息息相关。今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成为热议高频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是农村环境治理。多年来,我国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一系列科技专项的实施,让美丽乡村建设插上科技智能化的翅膀。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如何握好“接力棒”?代表委员们点题支招。

    产业振兴是支撑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曾是无人问津的深度贫困乡。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几年间,村民们搬出危旧房,住上了边境小康村的藏式新居,家家户户通了电。全国政协委员、扎日乡乡长贡觉曲珍带领乡亲们在海拔27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种植茶叶,发展传统的藏白酒、藏香、竹器加工等产业。去年在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上,贡觉曲珍作为基层委员,分享了扎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多元的好消息。

    如何保护好环境,让乡里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全国两会,贡觉曲珍准备的提案是《加大乡村环境治理 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她希望能通过国家的项目带动,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在乡镇一级设立垃圾处理设施的问题,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起点,要把握比较化势,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同时,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尊重规律、从容建设,探索乡村环境整治模式,外修颜值、内修气质,让乡村真正体现生态美、环境美、自然美。

    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深以为然。他认为,政府需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如此,才能加快村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固废水排污是关键

    海雀村地处乌蒙山深处,平均海拔达2300米,曾经是深度贫困村。如今,全村都住进了青瓦白墙穿斗枋的黔西北特色民居,通过安全饮水项目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村里发展好了,村民越来越爱干净,村民每家每户都知道将家里的垃圾倒进村里的垃圾桶内,但垃圾车要把垃圾拉到离村很远的地方处理,这让文正友犯了难。

    “如果今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垃圾转运站,就方便多了。垃圾量大的单个乡镇或几个连片乡镇可考虑配备小型压缩中转站,并配置村收运、镇转运的垃圾专用清运车。我们就可以将垃圾全部运送至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文正友说。

    今年两会,文正友代表带上会的其他建议还有乡镇建立污水处理厂。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渐向城市靠拢。今后海雀村家家户户建冲水式卫生间,污水处理、集中排污是一个问题,建立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文正友说。

    对此,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蓝伟光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新加坡实行“谁污染、谁付费”的商业模式,即排放标准一定要按照回收利用的需要和条件来决定。同时,排放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排水的去向与用途,“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方法,重新进行水资源分散治污,无论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还是沟渠收集的杂水,都可以变成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水。”他表示。

    科技科普“齐步走” 还要切忌“一刀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点题今年乡村振兴任务——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让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看到了希望。几年来,他关注的重点一直是乡村振兴。

    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资源枯竭型乡村的脱贫振兴问题。龚胜生在调研报告中列出了资源枯竭型村庄面临的困境——住房安全隐患多、水资源缺乏加剧、水质污染突出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在“关于资源枯竭型村庄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的提案中,龚胜生建议国家把资源枯竭型村庄的环境治理和转型发展纳入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乡村产业转型注入动力。他表示,这项工作现在也有必要继续推进,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该做到不同类型的乡村“一个也不能少”。

    不同类型乡村“一个也不能少”,更要防止“一刀切”模式。在蓝伟光看来,农村环境治理关键在因地制宜、差别对待、科普先行。

    “乡村振兴战略下,一系列好政策接踵而至、高端科技项目也纷纷普及应用到广大农村。但我认为,对农民的科学普及工作,解决‘意识问题’是关键所在。要提升农民意识,科普环保知识,呼吁环保政策,唤醒环保意识,使百姓对农药化肥、饮水安全、塑料制品有合理认识。”蓝伟光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