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9日 星期二
摆脱土里刨食,打一份工获两份利
本报记者 杨 仑 滕继濮 朱 彤
在技术人员的照看下,科技含量满满的香菇正在茁壮成长。本报记者 杨仑摄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这里南枕“万山之祖”昆仑山;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从洛浦、策勒、于田到墨玉、皮山,在和田地区的5个县,一座座车间拔地而起,兴旺的工业园区在南疆蓬勃发展;一幢幢大棚现身戈壁,农牧民的小经济,在这里发展成大产业。

    2014—2019年,仅南疆四地州累计实现251.6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9.1%下降至2019年的2.21%,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决战决胜、全面收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

    墨玉县村民古丽拜合热木·卡迪尔回想起拿到第一笔工资的场景,心情依然很激动。“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自己赚到钱,能养活自己了。”有了工资,她顺利摆脱了贫困户的身份。

    古丽拜合热木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集孵化养殖、屠宰加工、检验检测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该公司负责人毕志峰介绍,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企业共带动3064户贫困户就业。“贫困户来我们这培训后,既能上班,又可以把知识应用到家庭养殖上,获得双份收入。”毕志峰说。

    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成了和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方针。

    先进技术助力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在洛浦县,大数据在西域春乳液良种奶牛繁育养殖基地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公司负责人刘晓君告诉记者,基地里每一头奶牛的情况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查询。“比如一头牛连续几天进食量过低或者吃的成分较为单一,系统就会自动将其送至隔离区,由兽医查看是否生病;倘若活动量突然增加,就要考虑牛是否发情。”

    “基地里的泌乳牛舍、挤奶厅都采用了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刘晓君说。

    在墨玉县树上老菌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中,香菇正在菌棒上茁壮生长。麦合皮热提·巴克尔原来是返乡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是该公司的一名高管了。她介绍,公司与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合作,将优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香菇引入南疆。

    “这里昼夜温差大,冬天又不太冷,香菇四季都能出。”麦合皮热提说,“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一家高科技、工厂化、现代化农业循环产业链企业,能够有效地带动家乡人民彻底摆脱贫困。”

    如今的和田,曾经土里刨食的农民,正成长为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就开在家门口,从就业到脱贫,南疆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