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疫情不除 战斗不息
——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张晓鹏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 讯 员 王 迪 李晓明

    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语气沉稳而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时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

    张晓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某研究所副研究员。

    和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张晓鹏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但在武汉的81天,身为军人的他却“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检测、迅速地反馈。因为他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

    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

    那是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在河南老家刚刚住了不到30个小时。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但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

    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2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她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给刚加入团队的张晓鹏极大震撼。也是从那时起,他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

    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这一次,他将和导师再次走上“战场”!

    把科研力转换为战斗力

    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对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然而,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你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

    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实现了一次性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

    核酸检测过程中,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如何才能有效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陈薇把任务交给了张晓鹏——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

    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张晓鹏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从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一个他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的角落,跪在泡沫板上调试仪器设备,最终成功搭建了这一平台。

    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种抗体,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在武汉,张晓鹏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为拯救生命而奋不顾身地一次次“冲锋”。那一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掩盖了以往许多冬春之际多发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别判断?

    在陈薇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

    4月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对张晓鹏来说,81天战疫是一段征程的结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寂寞的。疫情开始前,张晓鹏就一直在做一个科研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做了17年。

    回到北京,来不及休整,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开启了新一轮“战斗”: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到底是什么?技术平台如何加强模块化程度?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疫情,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对他来说,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