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4日 星期一
信息报送员的抗疫“三件宝”
为了落实返乡人员信息,有时候秦永欣一天需要打十几个小时电话落实情况。受访者供图

一线镜头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张美荣 张艳艳

    一个黑色笔记本,一部手机,一个养生壶,是秦永欣的“三件宝”。

    黑色笔记本里,仔细地记录着收集到的返乡人员信息,细到他们返乡途中乘坐的出租车牌号、购买急需品的小超市等,任何活动轨迹的小细节她都一一记录着,确保第一手资料精准、全面。这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鼓楼街道校场社区党委委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黑色笔记本中零散信息汇总到一起,构成精准的数据支撑,只有数据清、情况明、措施准,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战‘疫’。”

    “老师您好,我是校场居委会的秦永欣,耽误您几分钟,我想确认一下……”按照校场社区人员分工,秦永欣负责疫情防控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有时一个数据对不上,就要反复打电话跟返乡人员确认,她笑称自己这些天也成了“手机控”。有时电话那头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她也将委屈咽下,耐心解释。

    她每天的工作不起眼却至关重要,帮助同事们针对性地进行摸排和对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开展相关工作。秦永欣笑言,这项工作需要耐心、细致、能受委屈。

    要评选她最近买的最值的东西,非养生壶莫属了,秦永欣笑着说。每天早上,她会煮上满满一壶粥,邀请在外值守换岗人员喝,但常常等自己有空喝时,粥已经凉了。随着疫情不断变化,信息内容和表述方式不断调整,需要上报的要素也越来越多。为了将填报数据核对准确,她经常要忙碌到深夜,满天繁星一起作伴,匆忙中她只得煮份方便面充饥,然后继续投入工作。

    在这场战“疫”中,有千千万万个像秦永欣一样平凡而伟大的社区信息报送员,虽然没能冲在前线,在后方也是一种坚守。及时掌握返乡人员的活动轨迹,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这种来自后方的坚守,值得我们点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