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4日 星期一
有爱在,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为武汉“比心”。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为了减轻小朋友们的恐惧感,武汉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画上卡通画。
新华社发 武汉儿童医院供图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到达武汉后,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严格的防护培训、考核,丝毫不能马虎。不合格,不能上岗!”

    患者的信任比什么都温暖

    2月21日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晴

    陈汉利 广东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

    当我接到入选医院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通知时,内心抖了一下,感觉不太真实,因为前五批医疗队我都没能成行。2月17日,当我和队友们踏上开往武汉的高铁时,我才真的相信。武汉,我来了!

    当知道要出发时,立刻把刚刚从保姆家接回来的两岁孩子再次送到保姆家,嘱咐阿姨疫情不结束,不要回广州,因为我要前往一线抗疫,孩子妈妈要在医院后方坚守。

    到达武汉后,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严格的防护培训、考核,丝毫不能马虎。不合格,不能上岗!

    2月19日,7位患者入院。巡房时,我发现一位91岁的老奶奶情绪有些低落不安。我们在工作中常说医病医心,让患者保持好心态,对治疗疾病有很大帮助。我开始和老奶奶拉家常,告诉她只要有需要,随时按呼叫铃。老奶奶不放心地问:“如果我晚上按铃,你们会来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老奶奶不安的情绪才渐渐缓解。得到患者的信赖,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隔离病区的重症患者,很多人都会有四肢水肿现象。而医护人员的防护眼镜经常有雾气,这对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是一个大挑战。就像15床患者阿姨,几番下来,都没能穿刺成功。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拿橡胶手套装了热水,再隔一层布,做成临时热水袋,在病人穿刺部位热敷、按压,待水肿消去、血管扩张,最终置管成功!

    由于今天要做一些常规检查,91岁的老奶奶一直不接受抽血。我握着老奶奶的手说:“奶奶,咱们只有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早点治好病,回家团聚。”“那好吧!我相信你!”那一刻,病人的信任比什么都温暖!

    “看到两位老人在疾病面前相互鼓励,互相加油打气,我心生敬佩,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的: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灾难中的爱情,更加伟大而高尚。”

    这种爱情更伟大

    2月21日 武汉同济医院 阴

    张洁 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肾内科护士

    几天前,一位爷爷按了铃,我立马过去,他说:“姑娘,能帮我给我老伴儿送去肥皂和脸盆吗?”原来,他老伴儿就住在旁边病室。我帮爷爷把东西送了过去。

    今天上班巡视病房时发现,有病人转出后,夫妻俩住在了一个病房,爷爷是49床,奶奶在50床。奶奶病情较之前稍有变化,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支持。

    我上前问奶奶:“您还觉得憋气、不舒服吗?”奶奶摇摇头。我跟她说:“您放松,要用鼻子呼吸,不要张嘴,容易肚胀,会不舒服。”奶奶可能没太听清,爷爷走到奶奶身边,贴着奶奶的耳边慢慢转述,手轻轻拍拍奶奶的肩膀,安慰她。

    中午,同事们发饭,我挨个提醒患者们中午要服用的药。一进爷爷的屋,还没等我开口,爷爷已经在帮奶奶摆药。我把奶奶的无创呼吸机取下后,爷爷协助更换鼻导管吸氧,仔细检查了鼻导管戴得合不合适,导管勒不勒奶奶的耳廓。随后,爷爷双手摸了摸盒饭的温度,又倒了一杯水放在旁边。将床头桌摆好、饭放好后,爷爷才回到自己床边开始吃饭。

    我说:“爷爷,您对奶奶真好。”

    爷爷说:“以前都是她在照顾我,现在换我好好照顾她了。”

    “爷爷,您照顾奶奶,也要顾好自己。您们俩一起健健康康回家!”

    “姑娘,谢谢你。你们真的太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

    看到两位老人在疾病面前相互鼓励,互相加油打气,我心生敬佩,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的: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灾难中的爱情,更加伟大而高尚。爷爷奶奶一定要加油,好好配合治疗,好好吃饭,提高免疫力,早日康复出院!

    “在这里,有很多像薛阿姨一样的“家人”,让我们时刻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感。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也是一个到处弥漫着爱的城市。有爱在,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我的“武汉家人”出院了

    2月21日 武汉协和医院 阴

    周蓝 国家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护师

    2月20日,是我来到武汉的第十三天,也是一个值得我记住的日子。我的“武汉家人”薛阿姨出院了!

    因为病毒的传染性,患者不能由亲人照看,只能通过手机与家人联系。有部分患者全家都在隔离,这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会遇到些困难。上周日,我们湘雅医院支援武汉工作群里发起了“临时家属招募通知”,由病房护士作为“临时家属”,一对一地对接患者,为他们解答疑惑,提供生活帮助。

    我的“武汉家人”是薛阿姨,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第一次给她治疗时,她就狠狠地把我们和湘雅医院夸了一番,说她一定配合治疗,有信心早日战胜疾病。

    在重症病房里,阿姨的病状相对较轻。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她自己也有一些抗疫小“技巧”:用小本详细记录每天的身体状况;为保持免疫力尽量多吃;活动空间有限,也坚持做操锻炼,多下床活动……我也忍不住点赞:“阿姨,我们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您做得很棒!”

    在这里,我们关照阿姨,她也如自家长辈般,心疼我们这些离开父母来驰援武汉的孩子。她总提醒我要和她保持一定距离,我知道她是想要保护我。

    其实,在口罩、护目镜的层层防护下,她连我们的样子都无法辨识清楚,但她牢牢记住了防护服上我们的名字。“我知道你们都很辛苦,你们能来武汉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能不麻烦你们就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她总是太客气。

    在这里,有很多像薛阿姨一样的“家人”,让我们时刻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感。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也是一个到处弥漫着爱的城市。有爱在,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阿姨,祝贺您出院,也祝福您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阳光灿烂!愿我们能如愿相约在樱花灿烂的季节,共赏一树繁花!

    “当得知医院接到支援任务时,爱人就和我说,你快报名,男护士体力好,这时候更需要你们。”

    我们是一辈子的战友

    2月22日 北京地坛医院 晴

    李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危重症中心护师

    中午,我要第二次进入北京地坛医院的ICU隔离病房了。负责带我熟悉工作的邹琪清楚地记得我昨天鼻梁有点磨破,细心地递给我一个创可贴。

    虽然只有一天的“师生”缘分,我们已经相当亲密了,当天就加了微信,成了一辈子的战友。短短地交谈后,我就和同组战友一起进入隔离病房,互相整理、检查好防护,握紧拳头为彼此加油。

    2月18日,7家兄弟医院的14名ICU护士前来支援北京地坛医院,经过集中培训后,第二天,我们便分组上阵了。虽然我有着多年神经外科重症护理工作经验,也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但在进入ICU病房前,我依旧有些紧张。不过一工作起来,反而忘了紧张了。对于陌生又特殊的环境,邹琪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等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机器。在邹琪的指导下,我逐渐变得从容了很多。新的环境,不同的病种,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能尽快上手,多帮战友分担一些,多尽自己一份力。

    “邹老师,给李龙打几分啊?”

    “100分!护理气管插管患者、操作呼吸机方面都特别熟练!”

    我为什么会主动报名支援北京地坛医院?因为媳妇的“鼓励”。我的妻子是北京宣武医院的护士,当得知医院接到支援任务时,爱人就和我说,你快报名,男护士体力好,这时候更需要你们。来到这后,我就觉得来对了。患者需要我们,而且我们来了,地坛的战友也就能缓口气儿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抗“疫”之战,我们是同行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