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政协提案:注重细节难能可贵

瞿 剑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和袁爱平的提案均与农林生物质发电有关。他们共同关注的,本来就是一个小产业;关注的点,也尽属细节,诸如建议相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目录全覆盖、原料作为免税农产品对待、实行针对性的环保排放标准等等,细到几乎琐碎。

    跟很多其他提案的宏大叙事相比,两位委员的提案似乎言之过细,却牵涉甚广。不信,看看每到收获季节屡禁难绝、烟尘遮天蔽日的秸秆焚烧就明白了。秸秆“一烧了之”难局待破,根源在于,这种“放错地方的资源”与煤油气等常规能源相比,开发利用方式迥异。按袁爱平委员的说法,它们具有密度小、体积大、物流半径小、受天气影响大等特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地区差异、资源分散;在时间上存在季节性强、收集周期短等困难,所以,这个小产业对财税优惠等政策性支持有较多依赖。反观现有支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覆盖不可谓不广,但细节和可操作性仍是其软肋。对于这种资源、环保、惠农多重效益兼收,却自身弱质的产业,细节不落地,老乡得不到实惠,政策效应、产业运转可想而知。可见,委员提案注重细节,正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另一方面,细节也是人民政协界别优势的一个体现。站在界别的立场,有利于专、深、细地看问题,能发出前人、别人所未想的观点。这种专家立场、专家口吻对目前浮躁、功利的社会弥足珍贵;而且对于并非权力和职能机关而是议政部门的政协来说,保持比社会常态更深刻细腻、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和评判,肯定是国家的幸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