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
中国科幻的现实之惑
— 2016中国科幻大会观察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年轻学生拿着《三体》,想找心中偶像刘慈欣签名。头发稀疏的公司董事长捧着资料,找科幻作家换名片,聊聊“科幻城”。科幻IP资源开发的文创公司,则急着要找科幻创业者问一问,有没有进行合作的可能……

    这里是8日拉开帷幕、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中国科幻季活动。粉丝在这里遇见偶像,资本在这里寻觅项目。每个人似乎都怀着憧憬,带着期盼。

    进入科幻产业的最佳时机?

    首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得主魏雅华不能忘记,曾经的科幻文学,一度面临“文学不是文学”“科普不是科普”的尴尬境地,不被认可,地位边缘。“今天李源潮副主席来科幻大会致辞,放在当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还真的读了《三体》!”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说,科幻是科技时代的文学,也是大国兴衰的象征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我国科幻,在1979年之前,甚至说在《三体》出版之前,是很难称之为“产业”的——“不仅发展时断时续,而且市场规模也非常小”。

    最近五年,我国科幻图书的出版数量,确实有所增加、稳步增长,但在最重要的长篇出版指标上,仍一直在低位徘徊。2015年,中国仅仅出版了28本科幻长篇单行本,而美国同年出版的新科幻长篇有396种之多。

    “真正出过长篇单行本、目前还坚持写的科幻作家,只有两位数。”科幻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的目标,就是把科幻作家群培育起来,“达到三位数”。

    姬少亭对科幻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她对台下的科幻迷喊话:现在是你们进入科幻领域的最佳时机,拿起笔来吧!投身科幻产业,游戏、动漫、影视……科幻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大有可为。因为“资本进来了,需求起来了”。

    科幻生于科学,也将死于科学?

    姬少亭判断,如果未来能出现科幻的“黄金时代”,可能会在中国。“中国科技发展非常迅猛。作为普通民众,你也能觉察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当科技渗入生活,更容易触发人对科技的深入思考。姬少亭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带着科幻作家们去参观他们正在研发的“黑科技”产品。“这些未来技术,可以给科幻作家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我很难去预判,技术的爆发力将来会有多强。”

    科技的发展,给科幻文学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科幻作家何夕说,科学的传播如今也比以前便捷,公众的眼界更为开阔。若科幻文学无法打开公众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离开,寻求其他渠道。

    想象滞后于正在加速到来的未来,这件事情似乎已经发生。“雨果奖”得主刘慈欣慨叹,上世纪80年代国内科幻作者所想象的未来通讯装置,其功能甚至没有超越我们现在所用的智能手机。

    “甚至有时候我会想,科学催生了科幻,可能最后它也会杀死科幻。”刘慈欣说。

    不过,科技的发展确实开辟了更多疆土。公众感知到的,是技术的变革;而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仍然还带着点神秘。刘慈欣希望,当现代科学所描述的、如今对公众来说仍很陌生的世界观开始普及之时,能再度催生科幻文学的发展高潮。

    中国科幻电影,先不要离开地球表面?

    姚海军心中,理想的科幻产业链各个环节应该互相支撑,而其发展的基础,就是持续性的科幻作品出版。

    若科幻文学迎来发展,科幻电影是否也可以兴盛?

    如今,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普遍认可的科幻电影。电影也成了刘慈欣的“心结”。曾经宣称要在2016年暑期上映的《三体》,如今已经“跳票”。刘慈欣说:“我就是想看到自己某部作品变成电影的样子,就算投入大价钱,就算最后只有我一个人看,我也愿意。”

    市场在呼唤科幻电影。实际上,从我国科幻电影的备案立项数情况看,已经呈现“井喷”趋势。姚海军介绍,单单今年前八个月,科幻电影的备案立项数已达到85部。

    如何开发中国语境下的科幻电影?正在做这件事情的微像文化CEO张译文说,无法给这个问题一个完整解答,因为所有方法论都需要结果验证。不过,他们认为近几年应该只专注两类故事的影视开发——一类,是用科幻的概念来重塑中国的魅力;另一类,是用科幻的设定来展示跟现代人有关的故事。

    “怎么冲破科幻电影的壁垒。我们觉得,不要离开地球表面。”张译文认为,现在还不到去拍摄“太空歌剧”的时候。目前中国的科幻电影,若要成功,还是得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国观众生活经验。在建立起观影者的信心,建立起中国科幻电影世界观之后,再去往深空,探讨那些宏大命题。(科技日报北京9月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