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踢毽子,是我国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被誉为“生命的蝴蝶”。
毽子,古籍中也称鞬子、箭子等,为“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由古代蹴鞠演变而来。
我国踢毽子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形象,由此可见,踢毽子最晚起源于汉代。到南北朝,人们已能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的《高僧传》载,高僧跋陀到洛阳去,路遇12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500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人,河南嵩山少林寺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便将他收为弟子。12岁的孩子一口气踢毽子500次,可见其熟练程度,这也说明这种游戏在当时已十分流行。
宋代开始出现鸡毛毽子,据高承的《事物纪原》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既指出了当时毽子的形式,也说明了踢毽子与蹴鞠的渊源关系。这时还出现了专门制造毽子的手工作坊,周密的《武林旧事》就有“毽子、象棋、弹弓”等作坊记载,“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籍以为衣食之地”。说明当时买毽子的人不少,也反映出踢毽子活动的普遍。
到了明清时期,踢毽子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人们喜爱的民俗游乐活动。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有载:“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明清时已有正式的踢毽比赛,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说,每年正月十五日,广州举行踢毽子大会,男女老少云集在五仙观进行比赛。北京民间踢毽子的艺人还发展为四个流派,各有绝活,风格不一,时常摆下擂台,较量技艺。据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当时江湖艺人踢起毽子来,手舞足蹈,连贯流畅,毽子在他们的头、脸、后背、前胸和脚上盘旋飞舞,妙不可言,足见其功夫高超。踢毽子也成为女子的闺中游戏,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描述:“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
毽子分为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羽毛。毽子制作简便,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色彩艳丽的鸡毛。其基本踢法有盘、磕、拐、蹦四种。盘,主要指用两脚内侧交替踢;磕,主要指用膝盖将毽子弹起;拐,主要指用脚外侧反踢;蹦,主要指用脚尖踢。踢毽子水平高的人,不仅能运用脚尖、脚背、脚跟和脚底踢出种种花式,就是头、胸、肩、背、臀和腿可也踢出上百种花样,令观赏者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古代称为“佛顶珠”的踢法,就是把毽子踢起来以后,用头顶把它接住。
踢毽子场地不分大小,室内外均可进行,人数可多可少。竞赛形式多样,可以比次数、比连踢时间、比花样技巧。踢毽子时,腿、足、腰、髋、膝、踝等部位均可得到充分活动,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改善内脏机能,还能锻炼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骨骼、身躯都得到很好的锻炼。除了锻炼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减肥。
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从此,踢毽子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1984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踢毽子列为全国比赛项目;2011年,踢毽子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五彩鸡毛制成的毽子宛若彩蝶般上下翻飞,美妙绝伦,娱乐和艺术功能俱全,有益健康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植根于民间,千年不衰,至今仍是男女老少皆喜爱的体育活动。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