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加油向未来》电视节目中展现的火龙卷实验场景,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尼格买提都睁大了眼睛。(节目组供图) |
《科普时报》曾多次报道《加油向未来》节目,图为部分版面截图。 |
编者按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从2005年度开始对科普项目成果进行奖励。至今,共有60个科普项目获奖,其中,2023年度2项。本报邀请2023年度获奖代表谈感受、聊使命、话担当。本期我们来聆听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制作人王雪纯等的获奖心声。
==============================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场中,不少科技工作者注意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制片人、主持人王雪纯。有人和她打招呼:“您是来采访的吗?”王雪纯笑着回答:“今天我是作为制作人,代表《加油向未来》节目组来的。”
当天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荣获二等奖的“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十分醒目。它也是首个获得这项国家大奖的电视节目。
这份荣誉究竟有着怎样的分量?
应时代之运而生的节目
还原课本中的真空管自由落体实验、见证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诞生、跟随科考船探秘可燃冰……《加油向未来》将153个大型科学实验搬上电视,涵盖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自然科学学科,甫一问世就产生了现象级的融合传播效果。
一切始于2015年底。央视综合频道正为创新节目寻找方向,来自新闻中心几位同事的建议,让王雪纯和团队关注到科普这个“冷门”但又重要的题材。
科普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电视史上并不少见,但节目形式、制作规模和“破圈”效果等都亟待突破。这正是节目团队寻找已久的“蓝海”。他们调研国内外同类节目,并迅速锚定了“把科学实验搬上电视舞台”的节目形式。
然而,方案落地是艰难的,因为这类节目投入十分可观,而各方面回报是未知的。在这一设想几乎进入搁置状态时,中央直管企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果断出手,担负起大国企助力科普的责任,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仿佛呼应一般,《加油向未来》的发布会就定于第二天召开。同年7月3日,《加油向未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正式开播,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以有人评价,这是一个应时代之运而生的节目。”王雪纯对科普时报记者说。巧的是,8年后,又逢“科技三会”召开,王雪纯代表团队参加了颁奖大会。
从相互“折磨”到深度协作
在节目组的设想中,被搬上舞台的科学实验不仅要满足可视化、趣味化、具备传播价值等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基于严谨的科学论证。为此,节目组邀来了堪称豪华的科学顾问阵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坐镇”演播室,为科学实验提供分析解说;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陈征团队负责实验装置的创新研发;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宝俊博士负责科学内容策划,并组建团队为“1V1”抢答环节提供试题。此外,节目组还与国内几十家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实验室、科学工程现场等进行了合作。
从选题策划、实验验证、装置设计、文本撰写,到节目录制、成片审核,每个环节都有科学顾问的深度参与。对于文科出身的媒体人来说,由于双方知识储备差距过大,每每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开启讨论,最后却演变成相互“折磨”:科学顾问坚持科学论证的严谨性,节目组则坚持“自己看不懂,意味着观众也看不懂”的原则,甚至还上演过许多“相爱相杀”的名场面。但在“至暗时刻”后,双方终会碰撞出崭新的科学表达方式,别出心裁地将晦涩的科学原理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每个最终展现在屏幕上的实验,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探讨与磨合。
几年间,文艺创作团队和科学科普团队密切结合、深度绑定,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创作集体。每季节目制作期间,大家一起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了6个月。王雪纯说:“这种深度的投入,背后是科学本身的驱动力。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都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基因里。”
科普路上,步履不停
在三季节目中,《加油向未来》曾邀请袁隆平院士、汪品先院士、航天英雄杨利伟等来到演播室,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带来“蛟龙号”下潜4800米海洋深处、新型穿甲弹击穿10层钢板等震撼瞬间;也曾设计出短跑冠军与歼-10战斗机竞速、歌手黄绮珊用高音震碎玻璃杯等“脑洞大开”的实验。短短3年,节目组仿佛走过了万水千山,也有了一番像是真正做科研的体验。
真诚的内容会打动人心。《加油向未来》创下了国内科学节目的最高收视率,网络播放量破12亿,相关科普话题阅读量达到23亿,连续3年上榜“典赞·科普中国”,带动社会掀起了科学热潮,《科普时报》也多次进行重点报道。央视创造传媒副总经理张庆龙说,在节目停播后很久,官方公众号还会收到何时复播的询问。
《加油向未来》的“超长尾效应”,不仅显现在观众身上,更烙印在节目组的心中。“参与过这个节目的人,都好像经过了一场洗礼。”时隔多年,导演们讲起节目制作中那些难忘的片段,依然如数家珍:一个实验装置的制作历经反复失败,在录制当天才终于成功,导演组成员一起瘫坐在地上痛哭;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尼格买提“为科学献身”,勇敢尝试高空飞跃、平衡塔、法拉第笼等惊险实验,“科学兄弟”组合至今被观众津津乐道……
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值得铭记。在节目第三季,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首飞,但火箭三级出现异常,导致搭载的《加油向未来》科普实验卫星未能顺利入轨。那天,官方推文中记录下了火箭项目总顾问邢强博士面对失败的模样:“他一直保持着微笑,而眼眶里却饱含着泪水。”
推文评论区没有一句责备,而是写满了鼓励的留言:“向前就是科学的使命,即使带着泪水和失望。”“我们追求真理和向往科学的心早已飞向太空!”——这正是一起走过三季的观众对节目组的回应,也是科学精神的写照。
2024年4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电视以85.5%的比例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雪纯说,这次获奖带给整个团队一种“复杂的喜悦”。来自国家的认可让大家更加确信,《加油向未来》是一档为祖国播撒科学种子的节目,它所点燃的科学热情,还会在未来开出更加璀璨的花。同时他们也感慨有幸赶上了好时代,依托上好平台,更觉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加油向未来》团队这段不平凡的探索,彰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肩负时代担当的魄力直面新时代挑战,以技术创新带动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尝试;它对科普电视节目制作全产业链升级的助推,证明了“大象的街舞也会跳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