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图 |
“高”的流变 |
“考”的流变 |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这不,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时,连街上都安静了许多。大家都盼着学子们能考个好成绩。
“高”的甲骨文像建在城墙上的多层塔楼,上边是尖顶,下方有门拱。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没有太多变化。
在我国古代,为了让守城的人看得更远,往往在城墙上搭建一些瞭望预警的高台。“高”的本义是多层的高台。高台表示上下距离大,与“低”相对,比如“高楼”“高空”。
“高”进一步引申为高度,比如“身高”。高就意味着超出水平线,由此引申为在一般标准或者平均程度之上,比如“高温”“高速”“高血压”。
“高”也可以表示地位、等级在上的,比如“高级”“高等”。“高考”的“高”,指的就是“高等”,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谓“普通高等学校”,是指由国家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或联合主管的实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
“高”字的用法还有很多:它可以引申为品德出众,比如“高尚”“清高”。如果声音比别人调子高、响亮,也可以用“高”来形容,比如“高歌”“高音”。兴致特别好,也可以说是“兴致高”,比如“兴高采烈”。“高”也引申为大,比如“劳苦功高”就是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高”又用作敬辞,用来称呼别人的事物,比如把别人的见解称为“高见”;把别人的年龄称为“高寿”;把别人的父母尊称为“高堂”;把别人的徒弟称为“高足”“高徒”。在一个宗族之中,最上面的、远古的祖先被称为“高祖”。祖父的祖父也叫“高祖”。
说完了“高”,我们再来说说“考”。“考”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位手拄棍杖的老人,长着几根稀疏的长发,有一些驼背。它的本义是年老。“考”和“老”的甲骨文本来是相同的,“考”就是“老”,“老”就是考。这两个字互为注解,这种情况被称为“转注”。只是到了篆文中,人们把“考”字中的拐杖写成了“丂”,与“老”字进行了分化,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考”字。
考,本义是年老、岁数大,比如“寿考”。后来,“考”引申为父亲,后又专指已经去世的父亲。在古代,父亲活着的时候称为“父”,去世以后称为“考”;母亲活着的时候称为“母”,去世以后称为“妣”。成语“如丧考妣”意思是像死了父母一样伤心,比喻悲伤至极。
“考”后来又假借为“攷”,这个字表示敲击。敲击是一种探测情况的手段,由此引申为观察、检查,比如“考察”“考验”。又引申为推求、研究,比如“考证”“考古”。还引申为试验、测验,比如“考试”。“高考”的“考”意思就是从这里来的。
统一高考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中国从隋唐到清代采用的是科举制。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现代高考制度登上历史舞台。一开始,是由高等学校自己组织考试、自己命题的。1952年开始,建立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1966年—1976年,高考停了,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到了1977年,又重新恢复高考,一直延续到现在。
每逢高考,家长们也是各出奇招,盼着能有个好兆头,保佑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什么是“金榜”呢?在古代,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录取工作完成之后所发的进士榜是用黄纸填写的,所以叫“金榜”,俗称“皇榜”。金榜上题了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考中了。
唐代诗人孟郊在考中进士之后,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欣喜之情,题目叫《登科后》,后两句很出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祝愿我们的学子也能够春风得意、旗开得胜!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