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台上,身着斗篷的艺人一抬手、一挥袖,黑脸、白脸、红脸、花脸、鬼脸等十多张脸谱在瞬间变幻莫测。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叫好声震耳欲聋。这,就是川剧。
作为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川剧俗称川戏,享有艺苑中的“天府之花”美誉,主要流传于四川、重庆,以及云南、贵州、湖北部分地区。
自古以来,四川成都就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之说。清代乾隆年间,从外省流入的高腔、昆曲、胡琴、弹戏,与本地民间灯戏常常同台演出,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五腔共和”的川剧,延续至今,从而成为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按流行地区分为四派: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和县市,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各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严谨;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川剧,以四川方言念唱,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并有帮腔和之。帮腔有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乐器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主,有“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使用20多种乐器,常用的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弦乐、唢呐等,由小鼓指挥。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常见的舞台剧目数百种,唱、念、做、打齐全,器乐帮腔烘托。
川剧不仅流派多、行当多,而且精彩的特技也多,最有名的是变脸,堪称一门独特的艺术。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时,将自己脸部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后被民间杂耍班子发展为“绝活”表演,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变脸要求演员动作敏捷,不露痕迹,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这门神奇的民族艺术曾令国际魔术泰斗大卫·科波菲尔惊讶不已,反复琢磨仍不得其奥秘。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这几种方法。训练有素的优秀演员能在刹那间接连变换出十多张不同的脸谱来,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此外,喷火、滚灯、水袖等特技也是独树一帜。
川剧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有6000多个,代表作有《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等,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新创剧目《江姐》等亦广受欢迎。川剧曾多次到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昆明等地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剧在荷兰、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匈牙利、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成功演出。2006年,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看川剧,不仅能使观众看到载歌载舞的惊人技艺,而且还能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欣赏。
川剧作为歌、舞、剧、杂有机组成的统一综合艺术,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美的享受,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