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英]斯蒂芬·莫斯,刘天天 王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编者按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保护鸟类、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报选取了几部与鸟类相关的图书与读者分享,希望有更多人爱上观鸟活动,走进大自然守护“蓝天精灵”。
============================================================
十几年前,观鸟还是个稀罕事,那时带上望远镜去公园观鸟,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显得太过特立独行而被围观。但如今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情景了,近些年观鸟人数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不难想象,如今这个群体的成员很可能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数量。
更多的观鸟者、更精良的望远镜、更好的观鸟图鉴、更方便的交通以及更高效的通讯方式……观鸟活动本身当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前提下,适度了解一下观鸟的历史,对于观鸟者而言,似乎也是一件有趣且能锦上添花的事情。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第一次提起斯蒂芬·莫斯的《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这本书,并问我是否愿意参与这本书的翻译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当然,发现翻译是个苦活就是后话了。不过,这确实是一本称得上“读起来趣味盎然”的书。
本书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从史前到现代社会,人类对鸟类进行观察的历史。作为一部社会史,《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记录了众多在观鸟史上的重要节点以及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正是这些精彩的故事让这本书充满了惊喜。
依书中所述,“标准”的现代观鸟活动应该始于18世纪中叶,由英国的乡村牧师吉尔伯特·怀特引领。但关于“看鸟”这件事的最早文字记载,要比怀特牧师的年代早得多。公元前3000年,在一封埃及官员的家书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看鸟”的叙述。这位被派遣到帝国偏远角落的官员在信中抱怨道:“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去看鸟。”当然,怀特牧师显然更加乐在其中,并最终因《塞耳彭博物志》中对鸟类准确、生动且饱含情感的描述而名垂青史。
除了工业革命等重大技术革新,两次世界大战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因此,《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中有着相当篇幅的关于“在战争中观鸟”的叙述。你可以在其中读到一些“苦中作乐”的士兵在战壕中观鸟,甚至在战俘营中观鸟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在一战期间,一队疲惫的士兵惊喜地发现,在他们临时指挥部的入口处有一对燕子正在筑巢。于是,“整个兵营都对燕子着了迷”,甚至在一次猛烈的轰炸中,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是“流弹会不会对这对燕子造成‘意外伤害’”。博物学家彼得·马伦曾说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是鼓励观鸟的。战争是由5%的疯狂骚动与恐惧以及95%的无聊所组成的。那些驻军以及战俘,都需要一个爱好。”
如此看来,观鸟仿佛成了一项“始于无聊”的活动。在如今观鸟活动愈发流行的趋势下,这样说可能显得有些“过分”。也许更好的说法是,观察鸟类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慰藉。当然了,鸟才不会在乎这些。就像书中所说的:“尽管社会和人都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鸟儿还在那里不为人知,只是等待着新一代的观鸟者找到、观察并欣赏它们。”
(作者系资深观鸟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