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电影剧照 |
很多人听说过《沙丘》是因为RPG游戏的鼻祖《沙丘2000》,还有些人是因为2021年的电影《沙丘》。时间一晃几年过去了,《沙丘2》也终于如约与观众见面。然而,国内的影评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作为《沙丘》的译者,我觉得,确实小说里的很多内容在影片里并没有明显的表达。但毕竟,电影的叙事与小说有本质差异,非要把如此庞杂而宏大的设定塞进短短几个小时的电影,也的确不切实际。
第一部《沙丘》小说出版于1965年,那一年作者弗兰克·赫伯特45岁;而最后一部《沙丘终结篇》完成于1985年,也就是赫伯特去世的前一年。换句话说,在赫伯特65岁的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写《沙丘》。
《沙丘》映射时代问题
《沙丘》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其中也蕴藏着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科技、社会、民族、文化、传统等议题。同时,它在生态学、环境学,以及生物进化等领域的造诣,几乎达到了学术的层次。
其实,《沙丘》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20世纪60年代的中东问题、政治斗争、宗教权力、环境危机,都在作品中得到映射。弗雷曼人的原型是贝都因人,“香料开采”就是石油开采,而异乡客保罗也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因此,对于很多喜爱《沙丘》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就是了解沙漠民族及其文化的一块“敲门砖”。
要知道,虽然《沙丘》包揽了1965年的星云奖和1966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奖,但销量仍一般,真正让《沙丘》出圈的是世界地球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生态科学家们出版了多部有关环境问题的巨著,包括《三体》里提到的《寂静的春天》。而《沙丘》则凭借其具有超级想象力的沙丘生态学,被宣传为环境保护手册。在1970年4月22日的第一届世界地球日上,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和各种集会,赫伯特则在费城向3万多人发表了演讲。
充满想象的内容设定
《沙丘》为何会被称为“科幻”经典?首先要简单地回顾《沙丘》中的科学设定。
巨大的沙虫构成了阿拉吉斯星球的沙丘生态。沙虫就像地球上的植物一样,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气,为整颗星球的碳氧循环打下基础。
它们的幼虫沙鲑则大量存在于阿拉吉斯表面的沙漠当中,是一种在沙中游弋的生物,又被称为“沙地微生物”,体长从几厘米到1米多不等,相当于地球上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沙鲑疯狂地攫取地下或者地上的水,每次香料菌喷发以后,这些“盗水者”会成批死亡。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会进入长达6年的半休眠孢子状态,成为小沙虫。小沙虫怕水,被水淹死的小沙虫就会分泌弗雷曼人的“生命之水”。沙虫以沙鲑和小沙虫为食,而极少数幸运逃脱的小沙虫会发育成夏胡露大沙虫。
沙鲑能够利用体内的储水细胞吸收大量的水分,然后把储量丰富的水封闭在7℃以下多孔岩层的“水包”中。它们不断吞食微生物,将自身代谢产生的废物与水混合,在体内发酵后产生一种叫作“早期香料”的物质。这种物质经由消化系统被排出体外,在地底下积聚到一定量后,由于挥发出的气体无处排放,最终会造成一次大规模的喷发,这类事件被人们称为“香料爆炸”。爆炸将地底下的“早期香料”带到地面上,它们经过阳光的炙烤和风干,最终形成“香料”。
沙鲑依靠水才能生产出“早期香料”,然而一旦某地区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土地就会变得贫瘠,进而沙漠化。这就是沙丘的来历。
不仅如此,在《沙丘》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治理沙漠的方案,也可以看到沙漠民族在极度缺乏水源的情况下与自然达成平衡的智慧。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