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 周 群
讨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绕不开“新高考改革”这个“热词”。之所以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新高考改革,是因为这是推动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不可忽视的大背景。科普科幻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路径,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育人宗旨、方法的底层逻辑高度一致,因而能形成有效助力,堪称科普科幻教育给中小学带来的“红利”。
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试题为例,试作分析——
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大国重器“核能充电宝”“玲龙一号”以及“农业科技的力量”三个主题,初赛分别设置了三组题目,每一组题目中均包括科普和科幻两方面的子题目,参赛学生可自主选择任意一题展开创作。
在我看来,这些试题的命制有突出的共性:主题既呈现国际国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突破,又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试题通过创设情境与任务,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力,也为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备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展示的机会。
如“农业科技的力量”这一主题的作文试题中,主阅读材料为通讯《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该文介绍了当代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的意义,还勾勒了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形象,歌颂了科学家精神,体现了大赛主办方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追求。
试题还提供了两篇科幻小说作为辅助性阅读材料,一篇为杨晚晴的《稻语》,另一篇为何夕的《异域》。两篇同为农业题材的科幻小说,其天马行空的幻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立意指向——《稻语》就像是一首清新美好的田园诗,作者用科幻浪漫的想象,让读者看到在不远的未来“禾下乘凉梦”的实现,同时揭示了人类从远古到未来,唯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探索自然才能生存、发展的规律。
而《异域》中更有对世人的警示:“当世界上有500亿人口时,人类靠什么来解决粮食问题?”作品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导读者对科技伦理问题以及对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资源的行为做进一步反思:科学能否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科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否由科学自身圆满解决?
科幻作品所能发挥的作用,借用刘慈欣的话归纳,就是“科幻本身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现实的独特的视角”,“科幻通过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有一种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宗教都没有的认知能力,用它来看现实。”
三份文体、立意各不相同的阅读材料组合,更是有“1+1+1>3”的功效:不同文本之间形成互文,通过情境与任务的创设,从现实到不同发展方向的未来,撑起了一个极富张力的思考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高阶思维的学习支架;而命题本身又极具开放性,在帮助学生对国家乃至人类农业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精神等形成立体化认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农业与科技以及科学伦理的关系,以此激发创作灵感,释放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终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抱负。
由上可见,当下我们大力推动的科普科幻教育,其育人宗旨、路径、方法,与科学教育、新高考改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底层逻辑上高度一致。换言之,包括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在内的科普科幻教育,与一线教学工作并不相悖,所以,理应能够提供助力,形成合力。理顺几方面的关系,老师们开展科普科幻教育,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大赛,行动就会少几分顾虑,甚至有十足的底气和久久为功的动力。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小学科普科幻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