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共计5天5夜,它丰富而热烈,是属于所有科幻爱好者、从业者的盛会。我拿到嘉宾证后,踏上这场科幻之旅。令人高兴的是,通过在朋友圈记录、传播每日的见闻,一些朋友开始喜欢科幻小说,我也成为中国科幻一扇小小的窗,去召唤拥抱身边的人。
镜头一:科幻人的夜宵
事前就有圈内人士对我透露,吃宵夜是科幻圈一切活动的“根本”。此次亲身参与其中,我顿觉此言不虚。每天正式的活动结束后,一拨又一拨的人聚在一起,开始吃宵夜。宵夜现场,我有幸见到宝树、三丰、阿缺、灰狐、谢云宁、焦策、王诺诺、吴霜、七月、杨晚晴等科幻作家、科幻评论家。
席间,宝树沉稳地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段有关科幻的回忆,阿缺则有一种脱口秀大师般的幽默天赋,每句话都稳稳地落在笑点上。第一晚的夜宵上,杨晚晴获得友人送来的生日蛋糕,次日银河奖颁奖典礼上,他的作品《塔》获得银河奖最佳中篇小说奖,着实是双喜临门。
镜头二:将工作和写作分开的海漄
在酒店,我看到手捧“雨果奖”奖杯的海漄。当时在酒店门口的科幻人立刻向他表达了祝贺,海漄也毫不掩饰喜悦之情。可从那沉重的呼吸中,我看出,他依然处于一种不敢置信的震惊状态中。
众人在酒店大堂茶几围坐,“雨果奖”的奖杯就放在茶几上,任凭众人围观、抚摸。他提到自己都是在工作之余写作,产量不高,只是作为一种调节。在我看来,海漄与科幻圈很多人都不太熟,他似乎一直把工作、生活和爱好妥善地分开,各自保护得很好。当被问及这么重的奖杯可能上不了飞机、如何带回去时,海漄解释:“放在出版社再说吧,我还得先赶回去上班。”有几个作家当场心领神会地笑了。
镜头三:说话不多的刘慈欣
和江苏科幻作家墨熊、汪彦中一起到达火锅店的时候,锅里的食物已经煮熟了。在场的有八光分文化创始人杨枫、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科幻文学理论家吴岩。同桌的还有其他一些科幻作家及评论家。被圈内亲切称为“大刘”的刘慈欣就坐在桌子的尽头。
刘慈欣说话不多,基本不主动打开话题,但会参与别人的话题。说到最近在看的书,他推荐了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作家残雪的作品,她的作品充满隐喻与哲思,“残雪的文字不是很好懂,但颇有科幻气质”。
本次科幻大会上,刘慈欣被多次问及新作何时面世。饭局上,他同样也难逃追问。刘慈欣说,他好几次写到一半觉得不满意,又作废重写了。如果说《三体》是当今中国科幻的高峰,那么翻越这座山峰最辛苦的恰恰正是“大刘”自己,全社会的殷切盼望,无数人的焦急期待,令他颇有些无奈之感。或许先给“大刘”的心态松松绑,赋予他一些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作者系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科幻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