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英] 彼得·伯克赛尔主编,江唐 顾海东等译,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第一版赢得了热烈的反响。自从2006年3月出版以来,这本书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阅读意味着什么?阅读的目的何在?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倘若需要某种证据,证明小说并未消亡,依然是当代文化中兴旺繁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的出版所引发的反响,已经提供了这样的证据。媒体与网络对这本书进行的公开讨论,世界各地读者给我寄来的私人邮件和这本书获得的反响证明,人们对小说抱有深挚而投入的喜爱之情。这令我备受鼓舞,大为感动。
当然,公众反响并非整齐如一,而是有赞有贬。大致说来,读者会有以下4种反应。他们会愉快接受这一事实:某些他们珍爱的书被选入了书单;他们会对我谈起他们闻所未闻,而本书鼓励他们读读看的那些小说;他们相信某些书不配入选,他们会质问入选理由何在;他们想要知道,他们认为理应入选的某些书目为何会被排除在外。对这份书单理应如何,每位读者都各有主张。我意识到,这份书单里漏掉一本书,跟收入一本书一样,都能促使读者将它重读一遍,因为读者看重自己的优劣判断和鉴赏能力,他们与这本书所暗示的褒贬评判不无出入。对我来说,读者的这份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争鸣,正是本书最令人振奋的价值和最重大的贡献所在。
随着该书国际新版本的推出,争鸣只会变得越发激烈。在第一版提出的问题之外,新版又增添了一些重大难题。其中最迫切的问题,也许要数这些疑问:国别与经典地位之间有何关系?这样一种书推出“国际”版,意味着什么?捷克读者,或者西班牙和德国读者对本书的观感,与英美读者的观感有何区别?大批的著作、重要的典籍,是在特定国别的背景下产生的,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国界,不再受其形成背景的制约?努力做到兼顾各不相同的所有国别背景,意味着什么?有可能制作出一份书单,同时打动土耳其、希腊、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读者吗?
我认为,哪怕我有1001页,而不是仅有两页的篇幅来写这篇序,也不见得能把这些问题回答好。但我希望这个新版本能做到:拓宽争鸣的范围,传播开来,贴近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的读者群。与回答国别、阅读与经典地位有何关系这些争论不休的问题相比,我倒更希望对国际化的新一代读者来说,本书能为这些问题注入活力。就像第一版一样,本书的诸位撰稿人感兴趣的,并不是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书单,而是一份能就我们有生之年应该读哪些书,达成一项跨国界、跨文化共识的书单。
我希望本书能就此——在众多国家语境中的阅读——激发更多的争鸣,从而将第一版的成功发扬光大,而不仅仅充当一份权威的书单。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人们会满怀热情地说,他们不同意这本书所作的选择。对哪些作品是世界小说宝库的组成部分,人们抱有分歧;对哪些作品还在继续界定着我们,人们进行着慎重而坚决的讨论。小说的未来将会从这些分歧和讨论中显现出来。
(这是英国学者和作家、萨塞克斯大学英语系教授彼得·伯克赛尔为《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所写序言的节选,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