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穹之上:我的南极故事》曹建西/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
在众多的科学考察中,南极科考无疑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这片地球上最后的净土,既神秘又充满吸引力,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挑战。《冰穹之上:我的南极故事》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曹建西曾是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一名机械师,并亲自参与了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设。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细致描述,我们得以窥见南极这片神秘土地的独特魅力。
书中的内容以时间为线索,按照科考队伍的行程逐步展开。从筹备出发到抵达南极,再到科考工作的展开,最后是科考队员的返回,整个过程都被翔实地记录下来。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南极考察队员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食品主要靠集装箱从国内托运过去,部分蔬菜及其他补给从智利购买。人们通过卫星网络打电话、上网。站上有篮球场,兼作羽毛球场和排球场,有乒乓球桌、台球桌,另外还有一部陈旧的卡拉OK系统。
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队员们既要应对极寒的气候、食物和水的短缺以及孤独的心理状态,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与外界的沟通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队员们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需要他们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地球上最冷、最干燥、风最大的地方之一。作者在书中对南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科普。例如,作者在谈到南极冰川时,讲述了冰川的规模和美丽,以及冰川内部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南极洲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南极冰盖的演变、南极生物的多样性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书中的一些照片和插图也展示了南极洲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生态,让我们对这片神秘的大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南极有全新的认识。在我看来,南极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是一个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象征。其中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在第25次南极科考时,由于当年南极的海冰情况恶劣,还覆盖上了厚厚的雪,因此科考队在向南极大陆靠近时,需要从“雪龙号”上卸下雪地车。就在一次冰面行进时,雪地车突然掉进了海里。队员们惊呼:“徐兴霞站长(时任中山站站长)还在车里!”
情况万分危急!雪地车刚开始下沉的时候是驾驶员自救的最好时机。一旦浸入水中,车内外的压力差使得车门很难被打开。即使侥幸从车里逃出来,由于队员穿着厚厚的保暖服,也很难从零摄氏度的冰水里游上来。
正当大家手忙脚乱去救人时,徐站长浮出了水面。“只见他扑腾到水坑的边缘,用两只手扒着冰沿,试图爬上来。”作者接着描写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几次奋力挣扎,他竟然真的从水坑里艰难地爬了出来,还站起身来走了两步,但随后就瘫倒在海冰上,应该是体力已经全部耗尽。”短短几句白描,道出的是人类面对自然、在绝境中展现出的无畏精神、坚强意志和巨大潜能。
作者还用较大篇幅回忆了自己参与修建昆仑站的经过。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地区,海拔高度为4087米,是南极内陆的最高点,温度极低。中国科学家在实地考察时,曾两次进入“冰穹A”,第一次以失败告终。修建昆仑站难就难在人员和物资上。由于地处高海拔区域,队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而在冰盖上运输物资也非常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被克服。当昆仑站正式建成时,队员们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自豪和成就感。
这本书也形象展现了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虽然无法亲身体验南极的极端环境,但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科考队员们的艰辛与坚韧,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这使我们更加敬仰那些为科学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也更加珍惜人类所生活的这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