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在中秋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就来说说“团”“圆”吧。
先来看“团”。“团”早期字形外面是“囗”(wéi),有围绕、圆圈、回环的意思;里面是“專”(zhuān),代表读音。如果进一步分析“專”的字形,会发现它是手拿缠线的纺锤的样子。手里拿着纺锤一直转动,就会转成一个圆形的线球。
“团”的本义就是圆,所以古人把圆形的扇子称为“团扇”。后来引申为圆形或球形的东西,比如“线团”“纸团”“云团”。“团”用作动词的时候,表示用手把散碎的东西揉捏成圆球形,比如“团泥丸”。
按照这个思路,人聚合在一起也叫“团”,比如“团聚”“团结”。进而聚合了若干人的集团或组织也被称为“团”,比如“马戏团”“旅游团”。也指军队的组织单位,比如“独立团”“炮兵团”等。通过分析“团”的字义延伸脉络,可以看出“中秋团圆”的“团”强调一家人聚在一起。
后来汉字简化的时候,由于“專”的笔画较多,有的字里就把它简化成“专”了,比如“轉”简化成了“转”;“傳”简化成了“传”。这是因为“專”的草书看起来像“专”。
但是在“团”这个字里,“專”是简化成了“才”,乍一看离着十万八千里,但如果省略上面的“甫”,只剩下下面的“寸”,是不是就和“才”很相近了?有人认为它可能就是沿着这个思路简化的。
再来说说“圆”。它是从“员”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追溯一下“员”这个字的来历。
“员”的早期字形下面是个三足的鼎,上面有个圆圈,指鼎口是圆弧形的。“员”的本义就是圆形。后来它的字义发生变迁,不再表示圆形了,人们又给它加上了表示围绕、圆圈的“囗”(wéi),造出了“圆”字。
“圆”的本义是圆形,是个名词。圆的特点是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后来用作形容词,指形状像圆圈或球形的,比如“圆桌”“圆球”“花好月圆”。进而引申为周全、完备,比如“圆满”。还指圆而小的东西,比如“汤圆”。古代有的货币外形就是圆的,所以“圆”又引申为圆形货币,比如“银圆”。
“团”和“圆”组合成“团圆”,有几种意思。一是圆,比如“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指的是月圆。二是亲人团聚,比如 “团圆思弟妹,传语故乡春”,指的是和家人团聚。三指圆满,比如“这出戏结尾是大团圆”,意思是没有缺憾。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秋团圆”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强调“月团圆”,中秋正是月圆之夜;二是“人团圆”,亲人们聚在一起,共赏明月;三是 “圆满”,月圆人也圆,岂不圆满?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