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民间
三伏天,一家老小不想吃饭,家庭主妇就变着花样粗粮细作,蒸包子、下面条、炕焦馍……因此形成了豫中农家厨房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焦馍,是在铁鏊子上炕出来的薄饼,馍上粘着星星点点的芝麻粒,咬一口嘎嘣响,吃起来酥脆香,属于河南的特色传统面食。河南方言:焦,即酥脆,故而称这种一掰一块、吃着掉渣的面食为焦馍。老辈人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心急也吃不了干焦馍。焦馍好吃,缺点是干硬,吃得过快过急,嘴里容易磨出泡,进而导致口腔溃疡。
焦馍和饼馍堪称“孪生兄弟”,都是在鏊子上烙出来的。焦馍薄如纸,没有烙馍耐饥,在豫中农家食谱中算不上主食,只能充当闲磕牙的零食,类似于现在孩子们吃的薯片。
麦收后,豫中农家隔三差五改善一下伙食,炕焦馍。早些年没有平底锅,溻菜馍、炕焦馍、烙油馍,都用生铁铸成的鏊子,此物圆形,中间略微鼓起,像老鳖盖,三块砖头支起来,下面烧麦秸火。
炕焦馍,和面是关键。温水和面,加入芝麻、细盐,反复揉成面团。揪下核桃大一块面,擀成一张薄饼子。乡亲们惯用的擀面杖有两种,一种俗称“大擀杖儿”,手腕粗细,四尺来长,两头齐平,宛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只是稍微短些,多用来擀面条,擀大面饼;另一种谓之“小擀杖儿”,二尺长,如枣核,中间粗,两头尖,多用来擀饺子皮,擀焦馍面坯。
擀好的焦馍面坯,圆周周,薄溜溜,透亮亮,厚了不易炕焦,吃着口感不好。小擀杖儿稳稳挑着焦馍面坯,从案板转移到微烫的鏊子上,添柴加火,使其升温,等到一面发黄发硬后,翻过来,再炕另一面。此时的焦馍,虽说两面都泛黄熟透了,但距离焦香酥脆尚有一定火候。有经验的主妇掂起炕熟的焦馍,靠在鏊子旁烘烤,腾出手来,又把擀好的焦馍面坯,挑到了空鏊子上。靠在火堆旁的焦馍,烘干了体内水分,一个个转场到锅簰上,不大工夫便摞了厚厚一沓子。
等案板上的一大团面,全都炕成了焦馍,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把焦馍逐个放在鏊子上,进行二次加热。鏊子下面的火,比先前烧得更旺,翻馍的动作也更加迅速,听到芝麻粒在鏊子上噼啪作响,就要立马将馍翻过来,稍慢一点,色泽就不好看。刚炕好的焦馍,热腾腾,黄澄澄,酥脆脆,色香味俱佳,掰掉一块,咔嚓作响,清脆有声,放嘴里慢慢嚼,吃起来满口香。
关于豫中乡间“六月六,吃焦馍”的习俗,还蕴藏着美好寓意和动人传说。听老辈人说,农历六月初六是蚂蚁的生日,炕焦馍是给蚂蚁过生日的。传说蚂蚁是勤劳、善良和正义的化身,曾经救过人的性命,为了感谢蚂蚁,就把农历六月初六当作蚂蚁的生日,家家户户都要炕焦馍让蚂蚁吃。焦馍酥脆,一掰就碎,吃时会掉渣儿,蚂蚁闻到香味,倾巢而出,穿梭不停。
此外,焦馍还在豫中乡间“治病偏方”中发挥着作用。譬如专治小孩食气的鸡内金,可消积滞健脾胃。不管哪家杀了鸡,总是要剥下砂囊内壁上的那层薄膜(鸡内金),洗净晾干精心收藏。鸡内金这种中药,必须研磨成粉冲水服用,不过,小孩总嫌味道差咽不下去。这时,当娘的就会把鸡内金擀成碎粒,掺入面中,炕成美味的焦馍,让孩子愉快地吃下。
总之,每到伏天,焦馍就是我舌尖上难忘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