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存最大、最完整、最多样化的石库门综合体——张园。 视觉中国供图 |
非遗文化之窗
石库门大多叫里弄,俗称弄堂,是最具上海特色的传统民居,享有“凝固在建筑上的上海历史文化”之美誉。
石库门大量吸收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条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其门框用石条砌成,而沪语中将“用一种东西包套另一种东西”叫作“箍”,故称为“石箍门”,后谐音为“石库门”。石库门里弄建筑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卢湾、黄浦、虹口、闸北、静安、徐汇等区,各具特色。
追根溯源,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英国将上海设为通商口岸并建立租界,美、法也相继设立了租界,从而刺激了近代工业发展。当时苏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八家洋行向中国租借土地,建造房屋。石库门建筑就是基于当时的商业扩张,在1853年至1930年大量产生,由中国传统匠帮营建的专供华人居住的联排简屋,将中国传统民居的封闭式院落住宅样式和欧洲联排式住宅样式巧妙融合在一起。
从早期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石库门群体布局,相互毗连,一座接一座,一排连一排,从街面向纵深延展形成弄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超过当时上海民居的3/4,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到20世纪末,仍有不少市民居住在石库门中。但是,随着上海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开发,不少石库门弄堂被陆续拆除。
石库门弄口大体坐北朝南,外形为中国传统式牌楼,由门框、门楣和门扇组成,颇显高大气派。门楣装饰最为丰富精彩。早期的门楣,多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类似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
石库门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每一扇门内是一个独立的居住单元。进门有一个露天小院,称为天井,约10平方米。天井进去为客堂,15―20平方米。客堂后部一间10―15平方米,称为后客堂。客堂左右各有约25平方米的长方形房间两间,称东、西厢房。厢房之后有灶间,辟后门,和后客堂相通。由后客堂走廊尾部的扶梯上楼,位于灶间顶上是一个小间,约10平方米,俗称亭子间。楼上正屋为客堂楼,也称前楼,两侧厢房的结构、面积和底层相同。再往上,则是一个露天晒台。
石库门建筑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两层楼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留正当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汉族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难以自成一统的设计。由于每条弄堂相对封闭,因而给居住者以强烈的地域感、认同感和安全感。正所谓,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弄堂则是上海的风景。
21世纪以来,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和样式演变为适宜小型家庭居住的“单进”(即无厢房)和“两进”(一客堂一厢房)。里弄则演化出广式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公寓式里弄等改良形式。
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注重建筑空间的人性化,其技术工艺构件化、流程化,是一种节约型、工业化的住宅建筑营建方式。且看,我国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2011年,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库门的里弄风情是老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记忆,更孕育出了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成为宝贵的城市人文遗产。位于兴业路106号著名的中共一大会址,就是正宗的石库门建筑。
如今,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将石库门的名声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