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红旗渠里看水情
□ 文/图 尹传红

    我站在渠边的栏杆旁,直勾勾地盯着眼前那张巨幅照片,极力想象,若是能够穿越到58年前的这里,“开闸放水”的那一瞬间,会是怎样一个热腾的场面?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隐约还记得,年少时看过的纪录片《红旗渠》,旋律激昂的主题曲开篇有这样几句豪迈的歌词。后来得悉,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上世纪60年代,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的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近10年,硬是在太行山崖壁上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红旗渠。一渠清凌凌的水使全县从山坡到梯田、从丘陵到盆地,形成了一个水利灌溉网络,结束了此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这条“人工天河”引来幸福水,一切都活了:有了水,粮食产量由通水前的亩产几十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由过去的耐旱的秋作物为主转变为以夏季小麦为主,由单一的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多种经济作物同时并举。有了水,万年的荒山栽上了树,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象。有了水,还为发展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条件,奶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纷纷建了起来。

    走访红旗渠纪念馆,听到这一“中国水长城”在修建过程中的许多故事。我更留意和关注的,是有点科学意味的故事。这里就说说其中两个。

    当年,引漳入林工程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展开,37000人摆在70公里的渠线上,刚起头问题就来了:战线太长,劳力跟不上,物资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领导跟不上。有的工段来了人找不到渠线,有的工段画好了渠线没人开山,有的民工连队打了炮眼等不来炸药,有的连队把渠底当作渠岸给崩了,很多地段的渠线产生了严重偏差。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太行山上只留下了一些坑坑窝窝,通水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

    在工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林县县委敏锐地发现,当初的设想不适应现实情况,必须当机立断,找出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1960年3月6日到10日,林县县委在漳河岸边的任村公社盘阳村连续召开了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修渠民工代表会议。会议作出决定:一、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决不收兵;二、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总干渠分为四期,先把山西段20公里的第一期工程拿下来;三是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

    当红旗渠盘山越岭来到任村镇白家庄村,与露水河相遇时,又出现了渠水与河水平面交叉的矛盾。为了使河水不“犯”渠水,工程人员精心设计了一条空心坝,坝顶过河水,坝心走渠水。坝长166米,底宽20.3米,顶宽7米,高6米。为增强对河水的抗压能力,坝体设计为弓形。坝腹设双孔涵洞,单孔宽3米,高4.5米,洞底纵坡为1/1818,过水流量为25立方米/秒。坝下设有消力池,坝两端则建有高4.4米的导水墙。这样,就使河水聚向河中央导入坝外,引洪能力可通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这个空心坝,堪称创造性解决渠水与河水同一平面交叉矛盾的典型工程。

    其实,红旗渠并不“单纯”。沿渠还兴建了“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灌站45座。在近几十年来的实践中,红旗渠灌灌区形成了“以引为主、引蓄并举、节约用水、科学管理”的用水方针。在用水高峰期,集中水量按渠系轮灌,保障灌区各乡镇均衡受益。在汛季或用水淡季,充分发挥沿渠库塘的调蓄作用,进行调蓄灌库,使一渠水顶两渠水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依托水利工程,今天的红旗渠已经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9年4月入选第三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2021年9月,红旗渠精神入选中央宣传部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

    此番我们重点考察的红旗渠水情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它以红旗渠精神为文化内核,以红旗渠水利工程为实体景观,沿渠线建设了红旗渠纪念馆红色培训教育区、分水苑中华水利科普展示园区、青年洞艰苦创业体验区和络丝潭生态休闲区四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是一个集水知识科普、水工程展示、水文化宣传、红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水情教育基地。

    特别是,基地依托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分水岭水电站,提升改造为红旗渠研学成长营,由发电站、水电之光展览馆、多功能礼堂、农耕生态体验区、特色民宿、主题游乐体验等部分组成,内涵更为丰富,这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水情教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新平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