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科普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粤科普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集团将依托“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力争3年后转入市场化运作,5年内实现上市,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发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近年来,广东高位筹划推进科普工作,“两个同等重要”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科普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
政府主导推进大科普发展格局
近年来,广东推出一系列壮大科普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政府引导或主导的方式,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新冠疫情期间,广东结合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工作,组织医药、机械、纺织类等科技社团研究制定疫情防控相关标准;组织开展科普作品创作,举办科技战“疫”主题展览等应急科普活动,覆盖受众超3亿人次。
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广东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广泛开展农业技术科普宣传活动,选派902个团队、2815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实现901个重点镇全覆盖;完成高素质农民线下培训710多万人次,全省高素质农民总量达130万人。发动大学生返乡开展科普宣教,全省140余所高校、45余万大学生参与其中。
为助力推进教育改革,广东深入实施“馆校结合”科普育人工程,引进优秀科普机构、科普人才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推动科普教育融入课堂, 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如深圳市实施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科普教育学分制;东莞市创建170个科普标兵(示范)社区、96所科普特色学校。
在持续推动科普政策制度完善落实基础上,广东将推动重大科普工程建设,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深度赋能科普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普惠化,并将推动配强科普专兼职队伍,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职称评聘标准,落实科普项目纳入科技进步奖范畴,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科普奖。
探索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推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建有一座综合性科普场馆,40%以上县(市、区)建成一座以上实体科普馆。
广东正采取系列措施推进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如鼓励粤东、粤西、粤北部分财政困难的县(市、区)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改建科技馆,采用“花小钱,办大事”的改建、共建、共营模式。目前,韶关市南雄市、湛江市遂溪县、阳江市阳东区科技馆改建工作已启动。
近年来,广东着力探索多种科普模式,撬动更多创新资源参与,把科普资源“蛋糕”做大做强。
据介绍,广东现共有科普专职人员近1万人、兼职人员近7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3.7万人。广东通过发挥科普项目的导向辐射作用,2014—2022年间累计立项超千项,支持金额超2亿元,培育科普项目实施团队近千个,带动超过数万人次参与科普项目实施。
“探索建立科普投入多元化机制,充分发挥广东市场经济发达的优势,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科普事业,多方筹措资金,为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表示,长隆集团、正佳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展现社会担当,推动科普社会化、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将以教育和健康板块为切入点,实现科普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传播,实现地市全覆盖接入,推出科普产品交易、孵化产业功能,支撑科普产业发展。
企业参与做大科普“蛋糕”
7月16日,新生白边海豚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正式亮相。这是继2019年创下世界首例连续成功繁育3只白边海豚宝宝的纪录之后,珠海长隆于今年再次成功繁育4只白边海豚宝宝。
“我们在全球首创了‘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救护放归+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价值转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成功开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实践活动。”长隆集团首席动植物官兼集团副总裁董贵信介绍,目前长隆已构建认知、研学、保育的全维度课程体系,形成100余门参与式科普课程,将公益课程带入100余所中小学、大学和社区。2023年,长隆被科技部、国家林草局授予全国首批林草科普基地,是53个科普基地中唯一的民营科普单位。
以市场化、企业化的思路推动科普公益事业发展,正是广东的创新做法之一。江门市聚焦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传媒集团+“科普+N”的“1+1+N”全域科普工作体系。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主开发6大主题75种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端资源科普化课程。
未来,广东将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科普发展,探索依托“大专项+任务清单”方式支持地市开展科普工作,争取到2025年建成10家科普产业基地,培育50家科普产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