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为纪念国际合作社联盟建立100周年,将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定为联合国国际合作日。那么,“合”和“作”两个字有什么来历呢?
先看看“合”。甲骨文的“合”上部是一个圆锥形的盖子,下部是一个容器,在一起表示盖子把器皿合上,本来的意义是“合拢,闭合”。《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意思是公孙龙听了这一番话之后,张着嘴巴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
从甲骨文直到楷书,“合”的字形都有些像盖子和器皿相合。“合”由“合拢,闭合”的意义,引申出“聚集,会合”的意义,因为盖子和器皿的合拢就意味着聚集和会合。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意为五万名士兵难以在仓促之间聚集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
盖子和器皿的尺寸适当,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器皿的功用,所以“合”还可以引申出“配合,匹配”的意义。《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可以理解为:上天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现,就在他还年轻时,上天匹配了好姻缘。
盖子和器皿的尺寸适当,意味着就是符合要求的,也是适合的,因此“合”又可以引申出“符合,适合”的意义。《庄子·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意思是:既符合《桑林》舞曲的节拍,又符合《经首》乐章的节奏。
盖子和器皿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和”又有“一起,共同”的意义。
再看看“作”。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作”的字形有多种写法,但都没有“亻”,人们的认识也有一定分歧:有人认为,甲骨文的字形像是刚开始制作衣服;还有人认为,字形像用刀刮削、钻刻龟甲,并根据灼烧之后的裂纹判断吉凶,本来的意义是“占卜”;有人则认为字形是由农具和翻起的土块组成,合起来表示“耕作”的意思。尽管如此,人们仍认为“作”跟人的动作有关。所以,从小篆开始,字形中加上了“亻”,“亻”表示意义。“作”后来出现的一些意义是假借义,和它本来的意义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作”可以表示具体动作的“起来,起身”。《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意思是: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了起来。
“作”的意义后来更为抽象,又发展出“出现,兴起”的意义。《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意思就是,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用来避免兽群的入侵。
“作”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又产生了“发动,发出”的意义。《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陈涉一个人发动起义,国家就灭亡了。
“作”用于精神方面,可以用来表示“振作,振奋”。《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
因此,“合作”就是两个人或更多人一起工作,从而达到共同的目的。无论是对个体还是集体而言,通过合作可以集合更多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协作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系广西语言学会理事、文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