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星期五
发挥潜能,在想象中分享创作的愉悦
——谈谈科普阅读之乐(下)
图片从左至右为谈祥柏著《数学文史一家亲》,[英]马丁·里斯著《人类未来》,卞毓麟著《人类未来细思量》。

    □ 卞毓麟

    科普作品,是文理融通的大舞台。许多科普佳作,在传递科学之真的同时,也让你深深地享受文字之美。

    文理融通之乐

    前辈科学大家竺可桢先生,在1932年11月有一篇著名的演讲,题目叫作《说云》。讲演由4部分组成,即云之组织及成因、云之类别、云与雨之关系、云之美。“云之美”的结尾,也是整篇讲演之结尾,其文理融通之美令人拍案叫绝:

    苏东坡由山中返,途遇白云,若万马奔驰而来,遂启笼掇之以归,咏赋以记之,但归家笼子打开,云即飞散,云之终不得为人之所有明矣。且云霞之美,无论贫富智愚贤不肖,均可赏览,地无分南北,时无论冬夏,举目四望,常可见似曾相识之白云,冉冉而来,其形其色,岂特早暮不同,抑且顷刻千变,其来也不需一文之值,其去也虽万金之巨,帝旨之严,莫能稍留。登高山望云海,使人心旷神怡,读古人游记……无不叹云殆仙景,毕生所未寓目,词墨所不足形容,则云又岂特美丽而已。

    如此科普美文,诸君读来感觉如何?感想如何?

    再举一例。如今已年届九旬的数学科普大家谈祥柏先生,在《数学文史一家亲》一书中,回忆了他同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南社诗人郑逸梅先生的种种往事。他说:

    郑先生知道我非常喜欢对联,尤其是中间嵌着数字的,于是就告诉我,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中有一副清代名人郑板桥所书的怪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对联只有寥寥八个字,可是奥妙无穷、意义深刻。

    原来,“曾三”是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是说颜渊向孔子求教,如何做到“仁”。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表示自己要努力实践这四条。“禹寸陶分”是说大禹治水珍惜点滴光阴,过家门而不入,晋代的陶侃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此言很受后人称道。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已入我国历代名联之列。此联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谈先生则画龙点睛:“上联说的是‘数’,下联说的是‘量’,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充满着极其浓郁的数学趣味。”至于文章如何转入数学主题“扣人心弦的可除长链”,大家查阅原文便知。

    参与创作之乐

    读书,不只是“看戏”,而且是在参与创作。

    打个比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何占豪、陈钢作曲。演出的过程,是指挥家和演奏者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共同进行再创作,因此同一首乐曲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演奏风格。听众欣赏演出,又以自己的感受来领悟演奏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而加深对原曲的理解。也就是说,听众实际上是在进行三度创作。不少外国人在《梁祝》演出现场,竟然会听得热泪盈眶,就是这个原因。

    传统中国画讲究留白,也是给欣赏者以再创作的空间。科普作品,有作者的创作,同样也有读者的再创作,甚至三度创作。

    举一个例子。动物的克隆,因1997年多利羊曝光而为大众熟知。但是科普大师阿西莫夫早在1979年写的一篇短文《Clone, Clone of My Own》,即使放到40多年后的今天来读,依然令人深感科学扎实,想象动人。此文题目直译应该是《克隆,克隆我自己》,但那时汉语尚未流行“克隆”这个术语,因此被意译为《人的复制》。阿西莫夫在文中写道:

    你希望被克隆出来吗……由你的细胞形成的新个体,会有你的基因,从而有你的相貌,还可能有你的才能,但“他”不会是“你”。克隆出来的个体,充其量只不过是你的孪生兄弟。孪生子固然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但每个人却有他自己的个性,他们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人。

    我想象,在经过一些初步的试验之后,要求克隆自己的情形实际上将不会存在。

    但是,假定这不是个人愿望,而是社会需要的问题呢?

    就拿我来说吧。我至今已经出版了近250本书(卞按:阿西莫夫于1992年逝世,一生出了470本书),可是我越来越老了。如果社会迫切需要我再写500本书,那我就只能被克隆了。这另一个我,或者说另一堆我,可以接着干这件事。可是,他们真的能行吗?

    我的复制品将不会以和我相同的方式长大……(他们)大有拒绝写作的可能。为了找出一个能够像我一样进行写作而又愿意写作的我,得支持、养活和伺候多少个我的复制品呢?

    别担心,我不值得社会花这份力气。

    这篇仅2000字的短文,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读者在这空间中,可以创造出无数新的剧本,演绎无数新的故事。不是吗?

    再说几句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吧。阅读此类科普作品,读者再创作的潜能有可能得到空前的发挥。轮椅天才霍金的同门师兄弟、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马丁·里斯写了一本书,中文版译作《人类未来》。作者在导言中写道:“本书描述了一些关于未来的希望、恐惧和推测。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并让我们这个日益脆弱的世界维持至长远的未来,关键在于加快某些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限制技术的过度运用。人类面临的挑战将是巨大而艰巨的。”

    我认为这是一部启迪人智的优秀科普读物,并为此写了一篇书评,题为《人类未来细思量》。这篇书评后来又作为我的一部科学与人文选集的首篇,并借此作为整个文集的书名。

    愿大家在科普阅读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作者系天文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