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天坛斋宫,图2为永乐钟,图3为乾隆钟。 |
开栏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名胜古迹众多。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本报特开设“名胜古迹探寻”栏目,期望能够与读者朋友一道,探秘名胜古迹背后的科学与文化,揭示其丰富独特的人文内涵,感受震撼古今的名胜之美。
============================================================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举行祭天、祈谷大典的专用祭坛,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坛庙建筑,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天坛原有五组建筑群,分别为主轴线南侧的圜丘坛、北侧的祈谷坛、内坛西侧的斋宫和外坛的神乐署,以及未恢复的牺牲所。
斋宫是天坛五组建筑群之一,是皇帝在祭祀之前举行斋戒典礼的场所,因占地面积大、戒备森严、规制齐全,被称为“小皇宫”。在斋区内外宫墙间的东北角,坐落着一座钟楼,钟楼坐北朝南,设有四面台阶,一层四面还各设拱券门一座,上覆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楼一般都是成对儿出现的,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方式,但在天坛斋宫钟楼对面却没设鼓楼,这是为什么呢?斋宫钟楼内存放有两口大钟,为什么要放置在同一座钟楼,又有何特殊作用呢?
天坛斋宫永乐钟
大钟按功能作用大致可分为更钟、朝钟、佛钟、坛庙钟等这四类,更钟为报时所用;朝钟是用作显示宫廷威严或提示众臣上朝用的大钟;佛钟是用于佛教或道教寺院中报时、集众而敲击的法器;坛庙钟则服务于祭祀仪式,属祭祀礼器之一。
斋宫钟楼内二层存放了一口永乐年间的“太和钟”,一层则是清代的“乾隆钟”。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一切制度沿用洪武南京之制,修建了天坛的前身“天地坛”,同时在斋宫建钟楼并铸太和钟,每当皇帝进出斋宫之时,由銮仪卫鸣钟迎送。“太和钟”的“太和”二字取自《周易》:“乾道变化,以正性命保和、太和。”即寓天道阴阳谐和,共生共利共益之意。此钟通高2.8米,直径1.55米,钟体为素面,上部两回纹间有刻款“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钟钮为海水流云纹。钟体致密坚固,声音圆润洪亮,尾音可长达2分钟,每当大钟敲响时,整个天坛上空钟声回荡,延绵不绝。清初弃斋宫太和钟不用,直到清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下旨修缮天坛斋宫,重建钟楼并且再一次悬挂永乐年间的太和钟,用于接驾时鸣奏。
天坛斋宫乾隆钟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于祈谷坛门南约500米的西墙上增辟一门,名“圜丘坛坛门”,并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门内偏南,建圜丘钟楼,悬铜铸乾隆大钟一口,用于皇帝进出礼仪迎送之用。后来钟楼被毁,万幸乾隆钟保存下来并存放于斋宫钟楼一层。“乾隆钟”高2.08米,直径1.57米,上有“大清乾隆年造”,钟钮为双头龙造型,十分罕见。皇帝自紫禁城起驾,大驾卤薄到达天桥时开始鸣钟,皇帝进“圜丘坛门”钟声止。
天坛斋宫里的这两口钟规格相近,功能相同,但铸造时间相隔两个朝代300年之久,铸造风格也不大相同。虽同为素面大钟,但从钟钮的纹饰就能很快地区分,永乐钟钟钮为海水流云纹,而乾隆钟钟钮为双头龙造型。
因为斋宫钟楼的大钟不是用于报时的,而是祭祀礼器,也就解释了天坛斋宫里为什么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的疑问。天坛斋宫钟楼里的永乐大钟和乾隆钟迎送着一代代虔诚的皇帝进出天坛,每当钟声响起也有警钟长鸣之意,提示斋戒时期不能松懈,告诫皇帝要时刻保持警惕,以示对上天的崇敬,在祭祀礼仪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作者系北京天坛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第二作者系北京天坛宣教中心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