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是人”“斯人”从何而来
□ 刘 一

    最近,为了弄清楚天将降大任于什么人的问题,许多人忽然开始咬文嚼字。不管现实生活中,还是社交软件上,都在争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人们热烈地探讨起几千年前一篇文章的措辞,这大概也是只能诞生于文化昌隆的东方古国的奇观了!

    争论的对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因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而具有极高的“国民度”。在这段文字中,孟子首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等六位古代贤人皆从忧患中奋起,建立卓著功勋的事实,证明个体要完成自己的天命必须经受挫折的锤炼。他进而申述,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因由与个体命运相近,最后推出通用于个体和国家的深刻道理:“忧患使人奋进发展,安乐使人松懈衰退”。孟子善于说理,这段选文虽仅有一百多字,但论证严密,层层深入,接踵而来的排比句更是带来震撼人心的效果,使人过目难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见解卓越、气势逼人,本身就是一篇深具魅力的议论文,再加上它当年属于语文科的必背篇目,很多人都曾反复诵读,所以很多网友坚信自己对之了如指掌。也正因为如此,烂熟于心的句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当今教材上竟被写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变化”才显得格外难以接受。然而,另外一些网友则认为他们当年学习的版本就是“是人”,与现在的教材并无二致,并认为那些记作“斯人”的朋友,大概是记忆出现了偏差。

    有热心网友追溯古籍状况,发现宋、元刻本《孟子集注》皆作“是人”,清代补刻碑林十三经《孟子》也作“是人”。还有网友将目光扩大到域外,发现朝鲜李朝哲学家李珥用朝鲜语解说《孟子》的《孟子谚解》作“是人”,日本宽政年间刊本《孟子集注》也作“是人”。可以说,直到清代,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整个古代东亚文化圈中,占主流的《孟子》版本大都作“是人”。与此同时,漩涡的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也接受了相关媒体的采访,表示自从1961年该社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以来,历版教材一直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鉴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是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教材,这一官方答复至少可以证明,相当一部分“斯人”派朋友,其记忆也许并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可靠。

    既然直至清代,主流的古籍《孟子》都作“是人”,当代最流行的语文教材也作“是人”,那么“斯人”的版本源自何时何处?检索古籍发现,元代王恽《秋涧集》的《克己斋记》中已有“斯人”版的表述:“仆为之说曰:‘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俾经纶一世之事。’”此处是化用《孟子》的语句来表达自己对克己斋主人的赞赏。古人引用经典,不像我们今天写学术论文一样要求核对引文,而是凭记忆和语感来书写,所以王恽的一个短句中,就有两处与《孟子》原文不同。此后,元、明、清三代的小学、类书、小说类书籍中皆可找到引《孟子》而作“斯人”的情况。这说明,把“是人”记成“斯人”的情况并不自当代始,而是由来已久之事。而当代“斯人”之所以能取代人教版教材的“是人”被更多人记住,可能也是因为王恽式不求精确的引用,借助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讲话稿,甚至汉字输入法“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篡改了我们最初的记忆,甚至未被我们察觉。

    其实,从语义上来说,“是人”和“斯人”都作“这个人、这类人”解,二者差别并不显著。我们的争论,不应纠缠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字句问题,更要紧的是穿透字句深入义理,了解“天降大任”之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孟子》提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曾鼓舞过无数仁人志士从艰难困苦中奋起,将挫折变为激发勇气的契机,最终把逆境走成了顺境。今天,我们也应重视这句话的警示作用,在安定之中不忘保持奋发精神。

    (作者系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