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熊猫在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由“易危”调整为“濒危”。为了保护小熊猫,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被定为“国际小熊猫日”——
小熊猫、大熊猫与浣熊,别再搞混了
上图为小熊猫 (新华社发)
下图为浣熊(视觉中国供图)

    “小熊猫是年幼的大熊猫?”“干脆面包装上的究竟是小浣熊还是小熊猫?”……小熊猫、大熊猫与小浣熊经常被认错,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小熊猫与大熊猫

    仅一字之差,但外形爱好都不同

    提起小熊猫自然就离不开大熊猫,因为名字里都带有“熊猫”二字,导致许多人不知道小熊猫是熊还是猫,也有人把它俩误当成同一种,只是大小之别。其实,小熊猫与大熊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小熊猫和大熊猫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大不同。首先,外形不同。小熊猫四肢粗短,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两颊及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有特点的要数它那条蓬松的长尾巴,红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而大熊猫是百搭的黑白色彩。而且两者体型相差甚大,小熊猫体型一般在50厘米左右,体重5千克左右,而大熊猫体型是小熊猫的几倍之多。

    其次,分布不同。小熊猫原生种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地,在原产地东部,尤其沿云南和缅甸边界分布更为普遍,但并非常见物种。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云南、四川等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

    另外,食性不同。小熊猫喜在具有倒木和树桩的针叶林南坡和西坡活动,它们喜欢竹子基部直径小、湿度高的地区,主食竹类的嫩芽和叶子,也食小型脊椎动物、动物的卵,以及植物的花、浆果和种子。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其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此外,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他植物。

    小熊猫与浣熊

    肤色手掌不同,尾巴也暗藏玄机

    行动缓慢、运动能力不是很强的“呆萌”小熊猫,还总有人把它错认为是“干脆面”上的小浣熊,但小熊猫可不是“干脆面”上的!

    从外形上看,小熊猫有圆点状的“眉毛”,脸盘宽,嘴短,耳朵是白色的宽三角形,腿粗短,走路慢吞吞;而浣熊尖鼻子细嘴,眼睛上蒙着黑色眼罩,四肢细长行动敏捷,前爪尤其灵活。二者很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浣熊的耳朵又小又尖。

    从毛发来看,二者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小熊猫身上、背上和头上皆有金黄色的红棕色的毛发,下体四肢为黑色。而浣熊的身体则是以黑白灰为主,整体颜色偏暗。

    从四肢和头部来看,小熊猫的手掌比较肥大,胖嘟嘟的,毛茸茸的;脸比较圆润,像个丸子。浣熊的爪子尖,灵活纤细且瘦小;头小脸小,脸像瓜子脸。

    此外,小熊猫和浣熊的尾巴也暗藏玄机:小熊猫的尾巴上环纹镶嵌较紧密,一般有8—9个棕黄相间的环纹;而浣熊的相对间距较大,一般只有5—6环。

    野生种群数量不足一万

    我国已建立多处小熊猫保护区

    作为小型树栖哺乳动物,小熊猫多见于海拔1500—4000米的喜马拉雅生态系统的温带森林,在下层为茂密竹林的混交林中。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常绿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其主要选择在夏季温度低于20℃、冬季不低于0℃的近山谷的竹丛中。

    小熊猫喜欢独居,夜行性,有时形成2—5只的小群。遇到危险时可在树间移动,但一般在地面觅食。繁殖季节以外,成年个体之间很少来往,排泄地被用来标记领域。繁殖有季节性,妊娠期120—150天,每年1胎,平均每胎 1—4 仔。寿命为12—19岁之间。

    小熊猫是孤独又温柔的动物,它们的生存和大熊猫一样敏感脆弱,需要人类的关怀与呵护。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栖息地遭破坏,以及盗猎活动的猖獗,使小熊猫野外种群数量急速下降。据统计,目前野生小熊猫种群数量还不到一万只。

    为加大保护力度,我国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小熊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另外,我国已在小熊猫分布区建立保护区30多处,保护面积达15846.9平方公里。

    未来,除了小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有待进一步扩大,还将在栖息地片段之间建立生态走廊,以保证个体迁移和基因交流,避免种群近交衰退。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综合整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