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羌族“靓汤”润秋燥
□ 单守庆

    自古以来,泸定羌族人家就讲究饮食里的汤,比如“滋补养生汤先行”“靓汤润秋燥”……“春养肝、夏补脾、秋润肺、冬补肾”的汤文化更是世代传承。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记载已有4000多年。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统计,我国羌族的人口为31万人,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的山区。羌族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在其饮食历史记录中,有不少关于汤的内容。比如菜肴汤,“宰猪将猪骨头剔下剁短,装进猪肚里,先薰制,再挂到户外晾起来,吃时从中取出骨头熬汤”。再如主食汤,“初一早晨吃酸汤面,因为过年时已吃了大量肉食,可以调剂一下”。此主食主料为面条、西红柿、黄瓜、葱,酸汤面的汤也就成了“素汤”。

    每逢秋季,先是感受秋干气燥而发病,是偏于热者的温燥;接着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是偏于寒者的凉燥。这温燥、凉燥合起来的秋燥,形成了人容易生病的“多事之秋”。此时,羌族人家主张“越是秋燥天,越要多喝汤”,餐桌上总少不了那碗“靓汤”润秋燥:莲藕排骨汤、山药老鸭汤、百合鸡蛋汤、生姜秋梨汤……含有“汤”字的菜名,常见于羌族餐饮企业的菜谱,特别是“羊肉萝卜汤”“羊肉冬瓜汤”“枸杞羊肉汤”之类以羊肉为主料的汤,端上餐桌后,既是美味佳肴,又滋补养身。

    一碗汤窥见羌族羊文化。羌族的“羌”,上面是个“羊”字,下面是个“人”字,意为“牧羊人”。羊是古老的动物,为六畜之一,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衣物的材料。古羌族以牧羊为生,羊贯穿了羌族的整个发展史。羌族对羊注入自己的情感,羊因此成为羌族的符号与象征,逐步演变出独特的羊图腾崇拜。羊文化成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的祭祀活动,以羊为祭品,因为羊是大吉大利的吉祥征兆,还因为羊肉是最好吃、最鲜美的食物。

    汤和汁的区别。羌族老人的经验之谈:秋季“润”养,交给一碗靓汤吧!这汤的本义是热水。在热水里融合了各种原料、调料的美味而形成的汤水,有浓有淡。汤水越多味越淡,汤水越少味越浓。菜肴里的汁,则是炒制菜肴时原料受热释放出来的水分,加上油、酱、醋等流体合成的。在喜欢喝汤的羌族地区,有这样的讲究:痛风患者不适合饮用浓白的汤,鱼汤也需浅尝辄止;胃酸多者不建议大量喝鸡汤、骨汤,因为它们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胆囊疾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最好少喝浓汤,或撇去浮油再喝。

    汤菜和汤药。羌族饮食注重食育。中国有药食同源的历史:先有汤菜后有汤药,先有食医后有疾医,先有“厨圣”后有“医圣”。商代伊尹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始祖”“厨圣”,他基于《神农本草经》撰写了《汤液经》,在汤菜的基础上发明了中医的汤药(汤剂)。被尊为“医圣”的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完整保存了《汤液经》的内容,他也是《汤液经》的传经大师。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