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高温“火炉”为何越燃越旺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2022年地球真的“冒烟”了!路面当火炉煎鸡蛋、多地气温打破当地历史纪录、高温引发森林火灾……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高温天气席卷全球和我国多地。

    9月6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9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安徽南部、浙江西部部分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北东部、湖南大部、新疆北部、西藏西部偏高1—2℃。

    回顾此轮高温天气,它为何如此凶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又有哪些影响?

    高温名号彻底“坐实”,为1961年以来最强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显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6月13日至8月28日,国、省共发布高温红色预警7555条,是去年的18.8倍,较历史同期(2017—2021年)平均值增加11.6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峪介绍说,此次过程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

    具体来讲,一方面是高温的广泛与极端。寻找一片避暑清净地,正变得越来越难,高温热浪已对我国大部分区域造成影响。截至8月28日,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40℃以上高温,36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长期垄断我国极端高温排行榜榜首的新疆吐鲁番也遭遇挑战——首次在吐鲁番以外地区测得45℃高温。

    另一方面是高温成为昼夜不休的“劳模”,呈现“白+黑”复合型高温特点。在重庆沙坪坝,8月19日早晨测得的全天最低气温达34.9℃,一天24小时里只有3分钟不属于高温范畴。

    当然,经受高温“烤”验的远不止我国,整个北半球也都在高温下“挣扎”。比如欧洲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世纪性干旱,高温热浪引发肆虐的野火。北极海冰不断减少,格陵兰冰盖融化几乎“不可逆转”。就连寒冷的北极圈,也逃不开高温影响,气温一度飙升至32.5℃。

    “三方鼎立”,造就加热不止的“火炉”

    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高温热浪,原因到底是啥?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极端高温成因有三个层次,共同造就了一个不停加热的“火炉”,烘烤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造就了高温的基础条件,让整个北半球的高压连成一体,成为给地表不断加热的直接“火力”;“拉尼娜”气候事件推波助澜,推动高压越来越强,不断为火炉输送“燃料”,让高温“更上一层楼”;全球变暖的影响,虽不易察觉却更加致命和长久——它相当于在火炉旁“煽风”,风助火势,让火越燃越旺。

    今年夏天,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出现明显异常,呈现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压环流系统控制状态。这种暖性高压是高温的直接来源,在暖性高压系统影响下,热空气滞留在地面附近,吹不走、散不出,导致当地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旷日持久的“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大气环流异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周兵介绍说,今春以来,“拉尼娜”气候事件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持续加强,其间,印度洋的海温也出现异常,两者一同推动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

    向更深处追寻原因,最终会找到全球变暖无所不在的影响。“这场持久不退的‘高烧’,背后有无数的气候异常因子产生影响,而所有异常因子的产生,都和全球变暖脱不开干系。”周兵说。

    既危害健康又影响生活,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202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提出,全球变暖进一步增加了极端高温、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特别是热浪和干旱事件很有可能发生时间接近甚至同时发生,导致受影响地区在两次极端天气事件之间没有恢复、喘息的机会。

    今年,高温与干旱接踵而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IPCC的论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认为,“高温首先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中暑、热射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也会增加。”

    随着高温日数不停“+1”,持续热浪影响了经济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一是水。高温少雨加快土壤水分的流失,长江流域多处水位创下有记录以来新低,出现“汛期反枯”。嘉陵江大片滩涂露出水面,洞庭湖河床变成草原,大量鱼类被困死亡。

    二是电。不仅是用电,发电也成了问题。长江全流域缺水,使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多地不得不限电。四川、江苏、湖北三省超60天电力负荷气象条件指数皆高于历史同期。

    三是粮。农田用水变得紧张,不利于一季稻开花授粉和灌浆、玉米抽雄吐丝、晚稻返青分蘖和棉花开花结铃,秋粮和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