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三伏天是这样算出来的
□ 孙恒阳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三伏天。究竟何为三伏天?它是怎么确定的?

    所谓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时长为30天或40天。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才有“热在三伏”之说。

    那么,如何确定三伏?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夏至和立秋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我们都很熟悉,但庚日又是什么意思?

    这要从我们古代历法中涉及到的干支纪法说起。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法”(有时称干支历),是采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一定规则相配合,用来记年、月、日、时的一种方式。具体使用时,须采用天干、地支各一个字,并且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两两一组。比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提到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其中,丙辰就是干支纪年的方式,丙是天干,辰是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两两一组。再比如我们看古装剧中有时会提到生辰八字,也是用这种干支的方式,记某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每组两个字,共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

    了解了干支历的基本规则,我们也不难推算出,10天干与12地支的组合,总共60种。而庚日就是指干支记日中带“庚”这个天干的,共有6个,即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及庚申日。

    再回过头来看《阴阳历》中关于三伏的说法,以今年为例,我们翻开一本有干支历内容的日历会发现,今年夏至日(6月21日)为乙巳日,然后本着夏至日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的原则往后数,发现第三个庚日为7月16日(庚午)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7月26日(庚辰)为中伏。同样的,“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今年立秋为8月7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庚子),也就是末伏。按照这个原则,大家基本上可以自己推算每年的三伏是哪一天,但有一个特例,当夏至及立秋日遇到庚日时,当天的庚日就算第一个庚日。

    因为干支历中是天干在前,而天干总共是10个,因此两个庚日之间间隔为10天,基于此,人们普遍认为三伏天共计30天。事实上,并非总是如此。我们再回头对照三伏的划分规定: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因此初伏到中伏间隔一定是十天;末伏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也是10天,所以,三伏的长度变化取决于中伏的长度,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

    由于夏至和立秋的日期几乎固定,所以中伏的天数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那么第五个庚日便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样中伏有10天,三伏共3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么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则为夏至后第六个庚日,中伏有20天,三伏共40天。

    根据三伏的划分,我们知道,30天也好,40天也罢,只是因为干支纪法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对应方式造成的,与三伏天是否酷热、持续酷热的天数是否很长,没有必然联系。每年的盛夏会不会特别热,说到底是气象学上的问题。

    (来源:中科院之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