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往事漫忆
发掘穷乡僻壤之美
□ 金 涛
顽强与风沙拼搏的胡杨
黑河沿岸的胡杨林及牧场
沙漠中的黑城遗址
陈淮/摄 (图片由作者提供)

    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广泛普及,尤其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如今有不少摄影师把镜头转向过去鲜有人问津的穷乡僻壤。他们克服许多困难,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穿过戈壁沙漠、高山深谷,前往过去只有骆驼马匹来往的荒原山野。于是,那些多少年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生态环境、奇妙的人文景观和边陲之地的民风民俗,如同一幅幅彩色画卷徐徐展开,使人耳目为之一新,这当然也构成当前出版界一大亮色。

    这些日子,因疫情困守斗室的我,为排遣夏日的长昼,不得不求助互联网,摸索着很是陌生的网上购书,总算陆续购得一些我需要的旧书。计有《黄土高原纪行》《山丹长城》《黄河远上》《大漠孤烟阿拉善》等,从这些书名,读者不难想象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我称之为“发掘穷乡僻壤之美”。作者不辞劳苦地深入到交通不便的边地,捕捉稍纵即逝的风景,以一个个珍贵的镜头,辅以生动的类似旅游纪实的文字,将历史与现实的画面定格于方寸之间,这正是这套丛书的一大亮色。

    这套书的作者陈淮,是一位喝黄河水长大的西北汉子,生活于底层的摄影家。他“常开着一辆破旧且证照不全的越野车,浪游在河西走廊及周边的野山野水,戈壁大漠去拍照,记述……然后再把照片和故事寄给刊物或结集成书,以换些碎银子——就自封‘自由撰稿人’了。”他调侃地说。

    举例说明吧,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越野车,从贺兰山东麓,沿着“银巴线”前往辽阔的阿拉善高原。首先,我们看到了金色的胡杨林。额尔济纳旗的胡杨林,得益于著名的黑河,黑河古称弱水,源于祁连山,据说这片胡杨林与新疆罗布泊孔雀河沿岸的胡杨林是世上仅存的胡杨林。金秋时节,沿着黑河沿岸的胡杨林,沐浴着灿烂阳光,或孤耸傲立,或成群连片,各显风姿,就连早已枯死的老树,那刺破青天的枯枝残干,也以独特的美,吸引了许多专程而来的摄影师。不过作者在寻访沙漠中的胡杨林时,没有忘记提醒读者一个残酷的现实:由于荒漠化加剧,气候趋于干旱,黑河水量减少,仅存的胡杨林正在无可挽回地趋于死亡……

    西部地域辽阔,地形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房屋居室的设计也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特别是黄土高原的窑洞和地坑院,其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有几千年的历史。据《黄土高原纪行》介绍,窑洞是一种穴居形式,具有冬暖夏凉、不占用耕地、不破坏生态的优点,但它必须在顶部平坦宽阔、周围有沟谷深切的黄土高地,此外,年降雨量比较适中,地形易于排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地,一是陇东的董志塬,另外两处是陕北的洛川塬和甘肃会宁的白草塬。董志塬的黄土厚度达200米以上,很适合开掘窑洞。这里的窑洞大致有三种样式:“庄院式”“地坑院”(建筑学称为“平地窑”)和当地称为“半明半暗”的形式。

    这些散布在黄土高原的窑洞,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先民,如今能否延续流传下去,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发掘穷乡僻壤之美”不能缺少民间艺术之美,作者的镜头始终没有忘记捕捉西北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黄土高原纪行》中以很长的篇幅介绍了甘肃环县的“道情皮影”,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特地刊登了专家收藏的皮影人物以及环县博物馆珍藏的皮影景片,还有窑洞里演出皮影的实况,以及制作皮影的工艺流程,非常珍贵。

    书中指出,“在传媒载体如此发达的今日,环县境内还有数十乃至上百个表演道情皮影的戏班子,这些土气的农民兼艺人用毛驴驮载着同样土气而古老的皮影,为那些世代蜗居在窑洞的农民们敬神娱人,而匆匆行走在山间小道上,以慰藉他们的精神世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