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6月23日,胡海岚教授因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开创性的研究革新了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破解了情绪的“密码”,为抑郁症的创新疗法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学霸到科学家
胡海岚的童年,深受小说故事和电影的启发。幼小的她曾告诉父亲,长大想成为一名作家或科学家。在她看来,这两个都是光荣的职业。随着学习的深入,胡海岚的数学和科学能力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也顺其自然地开启了她的科学家之路。胡海岚在父母的支持和师长的鼓励栽培之下,培养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胡海岚在杭州二中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并成为一名妥妥的“学霸”,最擅长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在中学母校,我结识了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引导了我对科研的兴趣。”胡海岚回忆。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她纠正了媒体报道的疏漏,“有自媒体称我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的第一名,我想澄清一下,我当时是浙江省物理竞赛的第三名。”
因为物理竞赛的成绩,胡海岚保送到北京大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命科学是最前沿、最热门的学科,当时北大生物系的录取分数线是全国理科中最高的,班上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在生物系就读期间,胡海岚被史蒂夫·库夫勒和约翰·尼科尔斯合著的《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一书深深吸引,决定选择脑科学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同时,她也对课堂上的实验着迷,她回忆道:“看见大脑发出的电脉冲可以被记录,脉冲的功能可以被探知,那一刻是我科学生涯中的启蒙时刻。”
胡海岚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习后,回到中国开始了她的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她凭借取得的研究成果荣获了由欧莱雅中国、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该奖项也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
抑郁症研究取得突破
在胡海岚领导的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实验室中,她和她的团队共同研究情绪和社会行为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编码,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相关神经回路的变化从而被经验所塑造的。值得一提的是,胡海岚团队突破性地发现氯胺酮(一种麻醉剂)对大脑缰核区域有快速、高效的抑制作用,缰核是抑郁症患者抑郁期间大脑高度活跃的区域。这一发现为理解抑郁症病发机理以及治疗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胡海岚团队从基础研究获得突破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转化应用的研究。胡海岚介绍:“我们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有两个方向,一是和国内外其他的实验室合作,希望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改造,保留它抗抑郁的作用,去除它的成瘾性,或者是其他的副作用;二是做靶点的拓展,至少有一个分子靶点和氯胺酮的靶点都是在同一个通路里面起作用,我们预测阻断这个靶点之后也会有抗抑郁的效果。”
在当下,虽然抑郁症正在被认识、被接纳,但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缺乏对于抑郁症的科学诊断,甚至将其视为禁忌。胡海岚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并为高效的治疗方案阐明方向。
通常来说,从基础研究到具体药物的成功,一般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药物研发和基础科学不同,涉及到药物的安全性、副作用、化学基团的设计优化和大量临床试验数据的采集等。“一方面不能违反药物研发的规律,急于求成;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理解疾病的机制也就是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胡海岚说。
科学家的韧性
做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胡海岚的答案是:“坚持,有韧性,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耐得住寂寞和挫折。”
胡海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刨根问底,从某种程度上特别追求完美。本科阶段,胡海岚说自己一开始也是随大流,跟着同学们选读了当时最热门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方向。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胡海岚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是脑科学研究,所以大学毕业后申请博士专业时全都选了脑科学的方向,这成为她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转折。
博士期间,胡海岚研究的是神经发育的机制。在选择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时,她有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这个领域。因为已有很多技术和知识储备,她可以非常舒适和顺手。但是她认为,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领域,包括她的博士生导师在内的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个领域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几乎都回答了。因此,她选择了一个更需要开拓的新领域作为博士后的方向——动物的行为以及它背后的脑机制。在这个方向上,很多的技术需要重新学习,几乎是从零开始,在博士后的头一两年几乎在试错和摸索的过程当中度过。胡海岚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从事科研工作,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找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问题。因为这样,效率最高,也最有可能产生成效。”胡海岚对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年轻人的另一个建议是,“在年轻的时候,需要更多地挑战自己,做更多的尝试,勇于走出舒适区,因为走出舒适区之后,你会发现视野变得更宽,储备更广,会为将来的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