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觉中国供图) |
营养课进行时
西瓜是很多人夏天最爱的水果。但吃西瓜也会带来不少问题,有人担心吃西瓜会增肥、血糖升高;也有人担心隔夜西瓜会滋生细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如何健康吃西瓜?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健康吃瓜的相关知识。
问:当西瓜挨第一刀,细菌就进入了?
是的。第一刀就会引入细菌污染。我们不可能抱着整瓜啃,必须切开食用。整瓜几乎无菌。一旦切开细菌就进入了西瓜组织。西瓜组织和西瓜汁中含有营养成分,水分充足,适合细菌快速增殖。刀没有进行消毒,菜板也是细菌的来源,西瓜切开后,细菌就会在温暖环境中快速增殖,从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切得越碎,污染越大。当然,挖西瓜吃的勺子也一样,会把口腔和唾液中的细菌“接种”到西瓜中。所以,整瓜能放很久,一旦切开就不安全了。
问:西瓜在常温下能放多久?
西瓜是一个适合微生物快速增殖的基质,水分大,酸度低,渗透压也较小,夏季室温下只能放两小时内。如果你买了一块切开的瓜,最好尽快食用,就不要在室温下存放了。吃时最好把上面一层切掉,因为这一层增殖的微生物最多,下面相对比较安全。如果有人和你一起买瓜,可以商量合买一个瓜,当时切开,各取一半。这样能保证你吃的半个瓜足够新鲜,没在室温下久放,细菌污染比较少。
问:切开的隔夜西瓜能不能吃?
可以吃,前提是切开后尽快冷藏。冰箱没有隔夜概念,也就10多个小时,足够微生物增殖了。西瓜切开后,留下现吃的,其他部分越完整越好,尽快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保鲜膜本身不会抑制细菌增殖,只是为了防止其他食物和冰箱壁的微生物交叉污染,甚至串味到西瓜上。切记冰箱里要生熟分开,西瓜一定要放在上层,不要和生鱼生肉生蔬菜混在一起。
买回的切开的瓜,最好不要再长时间储存。因为它可能已有很高的细菌“基数”,即便放入冰箱,低温会延缓细菌增殖的速度,却不能杀死已有的细菌。特别是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幼儿、病人和消化不良者,要特别小心。
问:专属案板和刀具能有效阻碍细菌吗?
有的朋友可能吃过“蒜味西瓜”“洋葱味西瓜”,这是因为切西瓜时刀没洗干净,带着切过的食物汁液,细菌繁殖速度会非常快。如果碰巧是繁殖了一些致病菌,就会转移到西瓜上,带来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所以,坚决不能用切了鱼肉或生蔬菜的刀切西瓜。家里多买两把刀,多备两块菜板,养成生熟分开操作、分开储藏的好习惯。虽然专属菜板和菜刀并不能预防细菌增殖,但可以有效预防其他生食物中的致病菌污染到西瓜上,也能避免串味。
问:西瓜是低糖还是高糖水果?
由于市场的筛选和农业专家的努力,现在的西瓜糖分越来越高,已经达到8%―13%的水平。但与其他水果相比,还不算是糖分高的水果。问题在于,西瓜最容易吃多。按10%含糖量来算,1000克西瓜肉就会提供100克糖。而且饱腹感较低,吃西瓜不妨碍吃三餐。如果三餐之外额外吃100克糖,就易导致发胖。所以,减肥者每天吃西瓜最好控制在200―350克之间,不超过500克。这样,它就被纳入一日水果的份额中,不会带来热量过高的问题。
问:用西瓜替代主食,就不会发胖了?
西瓜中蛋白质含量很低,偶尔替代主食还可以。经常如此,会造成肌肉流失,营养不良,代谢率下降,体脂率可能上升,反而容易发胖。同时,也会出现身体松软、食欲不振、乏力懒动等问题,不利身材线条,降低生命质量。
西瓜含有大量钾,但钠含量很低,短期代餐可以促进身体水分排出,经常则可能造成缺钠。夏天排汗多,缺钠也会造成身体乏力、头昏等不适。
一般来说,吃鱼肉类较多、肌肉力量强的人对西瓜替代一餐的承受力较强,而日常蛋白质摄入偏少、肌肉松软、体力较差的人,不适合用西瓜替代主食,更不能经常替代一餐。
问:糖尿病、痛风患者可以吃西瓜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应少量。西瓜的血糖指数(GI)高达72,和荔枝一样在水果中属于GI值的最高一档。这可能是因为西瓜容易出汁,糖分从细胞结构中挤出来之后,极易被吸收利用。不像苹果等水果,糖分存在于细胞结构当中,通过咀嚼慢慢释放出来。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在两餐间或餐前吃少量水果,如每次吃100克左右,在200克水果摄入的份额中,分两次吃还是可以的。
痛风患者可以吃西瓜。其中的钾和维生素C都有利于病情好转。丰富的钾有利于尿酸排出。但是,考虑到西瓜含有果糖,而果糖过多会增加内源性尿酸生成,所以也不适合拿西瓜当饭吃。每天吃250―500克西瓜不会带来过多的果糖。
问:吃冰过的西瓜会伤身体吗?
首先要看冰过的西瓜是否含有过多的微生物,或被致病微生物所污染。其次要看吃西瓜的人身体是否健康。
年轻、健康、胃肠功能好的人,吃冰过的西瓜不至于造成严重问题。但容易腹泻的人、消化吸收不良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建议吃冰凉的西瓜,避免冷刺激造成肠道过度运动而腹泻,甚至发生痉挛腹痛。有心脑血管疾病、胆囊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大量吃冰西瓜。
说到这里,要不要吃西瓜,该吃多少西瓜,西瓜怎样储藏,是不是心里就有数了。
(作者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注册营养师、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