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3日 星期五
在逻辑困难中挽留时光
□ 星 河
《回到未来》电影海报(图片由作者提供)

    科幻文学对时间题材始终格外垂青,这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人类的天性。在现有科学体系下,时间具有严格的单向性。在所有的物理定律中,只有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时间具有方向性,这就给人一种时光流淌消逝不再的感觉。回首检阅过去,或者提前观瞻未来,成为人类的永恒梦想。假如在时间中也能像在空间中一般自由地进退翱翔……这一幻想实在太过美妙,直接刺激出无数优秀的科幻作品。

    二是所谓的逻辑困难。即使人们有朝一日真能进入时间,还将面临能否改变历史或未来的问题。一个最为经典的悖论:主人公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未成年的祖父,他本人是否还有权在这个世界存在?在美国作家布拉德伯里的科幻短篇《一声霹雳》(1952年)中,在恐龙时代不小心踩死一只蝴蝶,竟导致当代总统落选;而在科幻电影《回到未来》(1985年)中,主人公回到过去极力撮合自己的父母,可他母亲竟对他产生了兴趣……对于未来的情形也是一样:能否从未来获取新技术,拿回当代以提高文明的“进化效率”?这在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科幻长篇《无尽长河的尽头》(1966年)中有着深刻体现。

    如果真的只是像观赏电影一样对过去或未来进行“查看”,自然就不存在逻辑困难,可那也就没故事了,科幻小说就是要有意无意地“干涉”一下!可任何对过去或未来的干涉,都会严重违背因果律——有科学家指出:假如真能实现时间旅行,我们将面临一个超级不稳定的世界。为此科幻作家又在作品中设置了一些限制,诸如“时间管理局”之类,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在他唯一一部时间题材科幻长篇《永恒的终结》(1955年)中就做了如此处理,而德国作家沃夫根·契杰克的科幻短篇《国王与玩具商》则构造了几场无缝衔接的时间往返。

    真要向前追溯,第一部时间题材科幻是《时间机器》(1895年):时间旅行家来到80万年后,发现那时的人类已彻底分化。作家运用近乎恐怖的手法,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表达出故事中震撼人心的变化,给人以某种荒凉之感。这是英国作家威尔斯第一部成熟的中长篇科幻,自此开创了时间科幻之先河,此后有关时间旅行、平行世界的作品在科幻领域长盛不衰,成为经典类型之一。2002年,威尔斯的曾孙与人合作,把这部名作又拍了一遍——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同名原作就曾有过影视改编。

    美国作家克莱顿在科幻小说《时间线》(1999年)中讲述了一个“穿越”故事:历史学家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的法国,目睹并亲历了无数的惊心动魄——血腥征战,残酷厮杀,历史误会,隐藏在古代的现代投机分子,跨越时空的忠贞爱恋……之后克莱顿创立时间线电脑娱乐公司,研发出同名电脑游戏,同名电影也于2003年上映。

    在时间题材科幻作品中,常常充满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在科幻电影《隔世情缘》(2001年)中,来自1876年的英国没落贵族爱上了当代美国女孩,两人经历了一番过去与未来的难缠纠葛。《时间旅行者的妻子》(2009年)同样描写了时间穿梭者的美丽爱情。而电影《频率》(2000年)则讲述了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身为警察的主人公通过老式无线电收发机联系到30年前丧身火海的消防员父亲,他借此提醒父亲如何规避危险,但由于历史的改变使很多事情都变得不再一样,主人公自己开始面临各种危险。科幻电影《时空线索》(2006年)则描述了一场跨越4天时间的爱恋。

    所以说其实人类对时间还有一个奢求,那就是希望能预料与掌控它。在电影《人生遥控器》(2006年)中,主人公得到一个万能遥控器,每当不愉快时便按下“快进”,不悦的时光就会迅速流逝。虽说事业一步步成功,但他却错过了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

    科幻影片《预见未来》(2007年)也是一个“预测”未来的故事。主人公自幼拥有特殊能力,能够预见到两分钟后的事情,于是在追求感情与追踪恐怖分子的过程中占尽便宜。然而,尽管他能预见未来并由此预先选择“最佳路线”以改变未来,却无法回到过去改变未来。本片取材于美国作家迪克的科幻短篇《金人》(1954年),迪克特别关注时间、记忆、幻觉等因素,其作品屡屡被改编为电影。

    时间题材科幻作品往往注重构思的匠心独具,这样才能以“烧脑”的逻辑紧紧抓住受众。

    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2011年)的基本设定是:所有人的寿命都只有25岁,一到25岁就只剩下一年的时光了,手臂上的“时间数”开始一秒一秒地减少;想要延续生命,就需要进行各种交易,以换取足够的时间。主人公每日外出奔波,通过劳动挣取一天的时间,或者说把死亡时间后推一天。此外他还要供养母亲,延续她的生命。但有一天,他没能及时赶回家把时间传输给母亲,母亲时间“归零”倒地身亡——仅仅差了一秒!主人公愤怒之余,只身前往时间“富人区”,在那里有人存储着100万年的时间……

    科幻电影《信条》(2020年)之所以比同类影片精彩,是因为作者更关注所谓的“逆向时间”。而逆向时间,包括由此造成的各种逆向运动,在影片中被视像化了。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倒行逆施”,不但在动作与情节上让人玩味,在思想上也让人陷入“烧脑”状态。

    科幻电影《海市蜃楼》(2018年)也足够复杂,只不过讲述者把叙述思路理得更加清晰。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小男孩尼克正在录制自己的弹唱视频,他听到隔壁传来争吵,循声过去发现女主人被男主人杀害,尼克在慌忙跑出去时被车撞倒身亡。25年后,一个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早晨,年轻的妈妈维拉醒来,她在老房间里发现旧电视、摄影机以及录像带,并从中看到尼克。为了挽救尼克的生命,维拉被卷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当中。

    时间题材科幻的创作并不容易,尤其还有这么多“丰碑”站在前面,但创作者还是一次次勇敢地挑战这种题材。

    (作者系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