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科普
5月29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缓缓地从技术区转运到发射区。我们知道,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5月10日凌晨成功发射,飞行约6.5小时后,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对接口,即将发射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对接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口。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下称“箭船罩塔组合体”)整体“搬家”转运之前,火箭、飞船、整流罩、逃逸塔在完成技术区所有准备工作后,于5月26日完成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箭船罩塔组合体,各系统在几个小时前进行箭体清封舱确认,可以关闭相关舱门,因此具备了垂直转运的条件。
“箭船罩塔组合体”顺利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十四”任务已进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后续将进行垂直度校准,就是对转运好的火箭进行校准;接下来几天各系统完成状态准备、功能检查、接口匹配测试和全系统发射演练;经全系统质量评审和发射决策后,运载火箭加注推进剂,进入临射检查程序;最后就是火箭发射,发射结束后发射台回技术区。
“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发射模式
4月16日,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就此圆满收官。而即将发射的神舟十四号是我们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从长二F遥十二运载火箭和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起,火箭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
去年下半年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任务期间,长二F遥十四运载火箭率先完成基础级的总装测试,并以竖立状态封存于技术区厂房内,同时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也整装待命,封存于各自的厂房内。长二F遥十四运载火箭见证了“兄弟”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转运和发射的全过程。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183天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地球的同时,在离着陆点不远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二F遥十四运载火箭就此结束约6个月的应急值班“站岗”,进入应急转正常的发射流程,为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做准备。长二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技术区厂房竖立超过8个月,是我国竖立时间最长时间的火箭。
“神十四”和“神十五”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
据介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并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到10天。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可搭载7名航天员 新一代“箭船”还能重复使用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伟大事业。未来,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一大批科学实验和新技术验证,有望在科学探索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时,这些技术会更多地进行转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
今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一代代航天人将赓续传承、接力奋斗,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这也激励着更多航天人锐意进取,托举起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蓬勃力量!
(作者系航天科普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