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3月20日是第10个国际幸福日,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获得幸福的生活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最朴素的愿望。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幸福教育——
无关金钱,体验“福流”时刻
□ 李峥嵘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河洑镇汇华聚宝小学将校内的一块荒地打造成“开心农场”,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劳动中陶冶情操。图为汇华聚宝小学的学生在除草。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钱多不等于福多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希望孩子掌握足够的技能,能够找到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甚至认为加官进爵、名利双收就是成功。吃不饱穿不暖肯定是不幸福的,但是在基本温饱条件满足之后,金钱和幸福并不成正比。

    国际上的研究发现,当人均GDP达到3000~4000美元时,国民幸福感会增加,但是过了这个拐点,幸福感就跟经济发展的水平关系不大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大数据行为研究室在研究中也发现,当人均GDP小于5万元时,GDP每一点的增长都能增加市民的幸福感;人均GDP突破5万元时,GDP的增长就不再等比例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研究发现,特别想通过赚钱让自己开心的人,幸福感很低。因为只想赚钱,会降低社会责任感、影响人际关系,造成人的精神压力巨大,伤害心理健康。追求物质上的富有本身并没有错,足够的金钱也确实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但是金钱只是一种带来幸福的手段,并不等于幸福本身。

    我国2021年的人均GDP为8万元,早已跨过了5万元的“幸福拐点”。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帮助孩子树立真正能带来幸福的目标。

    快乐不等于幸福

    幸福无疑是一种积极愉悦的心理体验,英文的幸福和快乐是同一个词,但是我们中国人早就知道幸福跟快乐是不一样的。福,在甲骨文中原是以酒敬神、祈求万事顺遂的意思。古人常说的的“五福”包括:长寿、富裕、康宁、修德、善终。

    关于快乐和幸福的关系,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概括为一句简单的话——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要帮助孩子设立一个积极的目标、追求为社会创造价值、体验到生而为人的意义,才会获得持久的幸福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首歌广为流传的歌曲《幸福在哪里》,歌中唱道:“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这首歌代表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就认识到了创造价值跟幸福的内在关系。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为自己做决定、为他人服务,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对他人的影响力时,会激发大脑中血清素的分泌,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相反,生活被安排得过于周到、获得过多物质的孩子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无能为力、无所事事的空虚感。

    其实,有时候做不快乐的事情,其实具有长远的意义。比如说锻炼身体、戒掉甜食或者投入学习,在某个阶段要克服惰性、抵抗诱惑、忍受痛苦,但这是牺牲了短暂的快乐去换取未来的幸福,同时在艰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感的体验。

    体验“福流”时刻

    “快乐还不足以让人生卓越。重点是在做提升技能、有助于我们成长、能发挥我们潜能的事情时获得快乐。”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幸福是一种全身心的快乐体验,他把它命名为 flow(“心流”),是指进入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

    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发现他们都无比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从中体会到“flow”。彭凯平将这个词翻译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译和意译兼具的词为“福流”。

    这种全身心的快乐体验有如下特点:沉浸其中、如醉如痴、酣畅淋漓。庄子的《庖丁解牛》写宰牛的屠夫在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时,就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物我两忘的状态。 孩子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时,也很容易体验到这种“福流”。

    思维的转变也有助于提高幸福感。行为经济学家保罗·多兰从小口吃,他为此非常苦恼。后来他发现,人们会被他所讲的内容所吸引而并不介意他偶尔出现的口吃问题,于是他转移注意力,不再关注自己的口吃。由此,他提出追求幸福要关注积极因素,忽略消极因素。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能改变客观消极环境就换思维,多关注不利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多调动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由此增加幸福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