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限量版“冰墩墩”底座花环是啥植物
□ 曹承娥
2月13日,在颁发纪念品仪式上拍摄的荣耀版“冰墩墩”。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一跃成为最“顶流”网红的,可不是运动员,而是吉祥物“冰墩墩”。

    “冰墩墩”有普通版和限量版两款,限量版是用来典藏的,为获奖运动员的专属定制纪念品。两款最大的区别在于:限量版的底座上围着一圈被称为“金色传说”的植物花环。这圈植物可不是大家以为的橄榄枝,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三种植物。

    据典籍文献所述,最早关于“岁寒三友”的文字记录出自宋代的林景熙,他在《王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修篁指的就是长长的竹子。在适应自然的生长历程中,松、竹作为常绿植物,历经寒冬不凋谢。而梅花是早春花卉,在春寒料峭的时节迎风绽放,这样坚韧、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正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品格的形象,故而松竹梅在人们眼中志同道合,可结伴成为好朋友。

    “岁寒三友”积极向上、乐观前进的精神,正好与冬奥会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相契合,用在“冰墩墩”的底座上,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用途广泛,常青不老的松

    松树为松科松属植物的统称,是常绿针叶乔木,常见的有黑松、油松、白皮松、黄山松、马尾松等。松树适应性很强,生存范围比较广,是植树造林的良好树种,同时其根系发达,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一定功效。

    雌雄同株的松树是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相较于被子植物来说,其传粉结子需要历经多重劫难,还不一定能修成正果。松花粉主要靠风力传播,途中充满了各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通常从传粉到受精完成,需要历时12—13个月之久。授粉成功后,球果开始迅速生长,逐渐由绿色变成成熟时的黄色,直至浅褐色或暗褐色。球果成熟之时是种子离开“植物妈妈”独自旅行,寻找新家的时机。大多数松树会在球果成熟后不久就张开鳞片,让种子脱落,开启新一轮的生命繁衍。

    成长不易的松树,用途广泛。木材可做建筑、桥梁、家具、枕木等,也可作为制浆造纸工业原料,还可作薪炭材。树干可以割松脂,提取松香和松节油。树皮富含单宁,可浸水提取栲胶。松针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矿质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用来饲养家禽、家畜,还可提取挥发油。红松等多种松树的松子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可食用,营养价值高。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松文化中,松树早已不再是一棵树,而是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的象征。冬奥会开幕式上,鸟巢上空烟花绽放出的“迎客松”,像伸着臂膀的国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资源丰富,君子之风的竹

    竹子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寒带也有少量分布。全世界的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我国是世界竹子资源分布的中心之一,竹类资源多样性非常丰富,生长着世界上约四分之一的竹林,其中有许多竹种为我国特有。不过据研究,由于多年生一次开花的竹类,遵循集体开花和死亡的生长规律,全球的竹资源也正面临着萎靡、濒危的严重威胁,合理有效保护野生竹资源同样迫在眉睫。

    竹子具有生长快、成材周期短、一次成林长期利用的特性,很早就被人类利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野生竹子引种驯化和人工竹林培育的国家,竹子早已渗透在人们生活之中,以竹材、竹笋、竹纤维为生产原料,形成竹产业链,制作成了竹材建筑、竹制家具、竹炭日用品、笋类食材、纤维饲料等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苍翠挺拔、中通外直、经冬不凋的竹子,因其生长特性,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意识,被人们赋予了高风亮节、虚心谦和、坚贞不屈的君子品格,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竹文化。

    品种繁多,坚贞刚洁的梅

    梅是蔷薇科的落叶小乔木,先开花后长叶,原产我国南方,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和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按照用途分类,梅可分为花梅和果梅。《尚书·说命下》中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梅最初从野生状态到人工种植,是作为果树应用的。采摘其果实用于烹调,以代当时还未问世的醋酸。而作为观赏之用的花梅是从果梅分化变异选种而来,始于西汉初年。《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明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

    梅的品种繁多且复杂,我国梅花品种的主流分类观点经过几十年的修订更新,最新的分类系统则将花梅分为单瓣、宫粉、玉蝶、绿萼、黄香、跳枝(洒金)、朱砂、垂枝、龙游、杏梅和美人11个品种群,其中杏梅和美人为杂种梅品种群,无典型梅香,其余真正纯梅种起源的梅品种群有其显著的特点。

    梅的演化历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文情怀造就了独特的中国梅花文化。梅花在早春里凌寒而开,芳香馥郁,坚贞刚洁,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象征着国人的优秀品格。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恰逢梅花盛开之时,看比赛之余,在雪中看松、赏竹、闻梅,品味“岁寒三友”之韵,惬意满满。

    (来源:中科院之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