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若嫣 陈 科
四川一名42岁的男子患扩张型心肌病,其心力衰竭已到终末阶段并且对药物治疗已经没有反应,预期寿命不到1年。近日,该患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术后情况良好,现已顺利康复出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介绍,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基本上是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4个部分构成。随着世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心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
人工心脏就像一台血液的抽水机
“人工心脏只是替代了心脏供血的功能,并不是把患者的心脏换掉。它实际上就像一台金属抽水机,可以把血液从这一头抽到那一头。” 王文艳说。
人体的心脏除了泵血功能,还连接着人体内的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等,人工心脏能把患者的血液从心室里面抽出来,让其通过管路流向患者的升主动脉,再由主动脉灌溉到全身,从而恢复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
王文艳介绍,心脏移植手术于1967年开创,此后,人工心脏也得到逐步发展,成为终末期或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982年,美国杜布利兹医师为患有心肌病的患者装上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心脏。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近年来,人工心脏领域也得到不断发展。2019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式上市的植入式心室辅助产品——“重庆造”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上市,有效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推动了我国在人工心脏这个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进步。
人工心脏最长带机纪录达10年
王文艳说,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需要完成开胸、体外循环建立、心尖开孔、左室血液泵置入、出入血管对接、血液泵开启转动和泵缆连接固定等高难度操作。而在心上开一个“通道”连接外部的操作,可谓是复杂又凶险。
“心脏是一个有肌肉组织的密闭容器,要把心脏里的血液用泵抽出来,必须要有一个人工血管插进心脏。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心尖开孔,这个孔大约有4平方厘米的大小。”王文艳说,“心脏要维持跳动,需要随时随地都有能量供应,人工心脏也是如此,需要保证其有足够的能量。但目前要实现在患者体内植入电池的想法还比较困难。”王文艳说,人工心脏目前只能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装入体内后,会有一根线从腹部穿出来,连接外在电源和监控器,这个电源就像一个移动的“充电宝”。
尽管人工心脏是由金属材料所制,但人体内的生理变化是千变万化的,放在体内自然也会有耗损的过程。人工心脏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该设备的本身材料以及病人的自身状态。目前国内已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脏最长带机纪录是10年。
人工心脏让患者自体心脏重新“复工”
据了解,近年来,人工心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常见。比如,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为59岁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黄先生植入了国产人工心脏,目前患者情况稳定。
2019年,一位36岁的心脏病晚期患者,因牙痛难忍去医院拔牙。医生在了解病情后让他去做了心脏检查并检测出心衰。超声显示,他的左心室内径已经是正常人的2倍多,心脏总体积差不多是正常人的8倍,心功能也严重受损。心脏的“阀门”——主动脉瓣也坏了,出现重度返流,随时都有心跳骤停导致猝死的风险。
最终该患者植入了一颗国产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植入2年后的2021年7月,该患者再次手术,取出了这颗人工心脏。而他休假了742天的自体心脏,也重新“复工”,不再需要“外援”即可独自向全身供血,让患者重获“心”生。
在王文艳看来,作为一项生命支持技术,人工心脏不仅可以为心脏衰竭患者提供“过渡”,还可以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支持,更可以为不适合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但就目前临床应用来说,还亟待研发出更科技化、更便捷化的人工心脏,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