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荐 张记书
12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生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有关专家指导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联合加强科技类教师培训,突出世界科技前沿、科学发展规律、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精神、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开阔教师科学视野,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科协组织在规范校外培训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
充分利用好科普资源,是助推“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良好教育生态的建立,而且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落实《通知》需要从“学”出发。
转变基点,从“学”的角度理解“双减”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教育以教育学为基点,以知识为中心,对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不足,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往往是死记硬背,甚至是机械灌输,极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思维发展慢、应用能力差、综合投入多等问题。在重“教”转向重“学”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教育教学要更多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依据人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我发现、主动探究、团队交流、质疑补充,最终抓住规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得轻松快乐,还可以高效持久。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学习科学注重人的主观能动和客观环境的协调统一,注重人的生理心理与学习环境的交融互动,在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路径,引领了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在科协联系的科技类社团中,有研究神经科学的,有研究心理学的,也有研究学习科学的,这些不同领域的组织与专家,都已在各自学科范围内就“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难题有了很多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改进教育方式、提升学习成效、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找到了很多有效方法措施。比如“情境教学”更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团队学习”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项目式”“大主题”更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可以为减负提质、发展思维提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完成两个基点的转变。一个是从以“我”为中心的科普,转变为以促进青少年发展为中心的科普,厘清哪些科普资源最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改变教育生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双减”工作行稳致远的关键。二是从以教育学为基点的科普教育,转变为以学习科学为基点的科普探究体验。基于学习科学理论方法,重新思考谋划科普资源利用,是助推“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
聚焦根本,立足促进“学”开发资源
《通知》强调要“增强科普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趣味性”。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科技成果多先进、技术多发达,都有坚实的基础学科原理支撑,学生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基础原理的学习,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例如,近两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其核心的病毒、遗传、变异、免疫等基础知识在中学生物课中均已涉及;我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航空航天事业中,航天器的助推发射、空间运行等也离不开中学数学、物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
在科普资源助力“双减”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高新科技成果中基本知识原理的普及,将科普活动与学生校内学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课上学习与课下活动实现有机融合与互促。科协系统有大量的科普场馆,提供的资源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学业相互交融,瞄准学生思维发展转折点和学科学习重点、难点,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帮助学校教师,以真实的情境和生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轻松、深入地探究和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科普工作中,科普场馆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更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园地和科学素养生成的基地,更要成为科技工作者与学校教育共融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以及科技后备人才生生不息的产生源泉。
完善链条,助力保障“学”建立机制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是改革背景下科技界与教育界融合发展,联合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举措。这一过程中涉及资源开发、课程转化、教师培训等诸多专业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要特别注重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防止急功近利甚至利欲熏心带来的不良后果,防止“伪科学”走进校园,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利用学术组织加强社会治理,是世界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有效经验。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引导相关社会组织担负起社会责任,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开展对科技培训机构的甄别、规范、培训、评估等,为科普资源有效开发、转化,构建更加良好的社会治理生态,多方互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