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构筑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六成以上竹林将不再“束之高阁”
图为农民利用竹藏酒开创致富路。 龙胜洲 摄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竹子是极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自然资源。其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毛竹3—5年就可成材,在固碳减排、水土保持、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国土“三调”发布的数据,我国竹林地面积超过700万公顷。

    “多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12月16日,《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组组长、国际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费本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目前,我国竹林地有效利用率仅为40%,还有60%被“束之高阁”闲置在地里,没有充分有效利用。

    已形成100多个系列,竹产品成为林业四大朝阳产业

    我国竹资源品种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竹文化底蕴深厚。现有竹子品种800余种,主要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云南、四川、贵州等20个省区。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竹子在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费本华介绍说,其不仅广泛应用在建筑、饮食、装饰、造纸、乐器等各种领域,也诞生了如竹编、竹刻、竹纸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贵州赤水为例,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是“全国十大竹乡”。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在《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2017-2021)框架下,与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及国际竹藤组织合作,开启了赤水竹手工艺可持续生计试点活动。2019年,试点活动被纳入“非遗+扶贫”支持框架内。三年来,试点活动以竹编为切入点,通过开展竹编技能培训、培养社区竹编传承人群、加强竹编工坊能力建设等,推动了遗产地乡村社区生计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竹笋到藤椅,再从竹盐牙膏到竹文化旅游。竹产品已形成10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并与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一起,成为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解决“白色”污染,“以竹代塑”绿色低碳

    “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竹子是无性繁殖为主,必须年年采伐,才有利于新生,而且越砍越旺,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与木材相比,竹子还不受采伐限额制度的约束。”费本华称,其能够替代塑料、木材、混凝土和钢材等用于制造各种耐用产品。尤其是在全球禁塑寻求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上,提供了基于自然的最佳方案。

    竹制日用品、竹制家具、竹纤维服装……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各种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成的绿色低碳产品,引人关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用于包装、建筑和其他用途的塑料近4亿吨。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0天就可以长预定高度,能在3—5年内迅速成材,它的根茎、竹竿、竹叶、种子都能利用,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有所产出,真正的‘吃干榨净’。”费本华建议,促进竹产业发展,要增加对竹林和竹材的基础研究,加快形成竹材标准体系,创新竹原料的仓储技术。同时,还要倡导“以竹代塑”,在多领域开发塑料替代品,循环应用。

    不管是纸张、包装、吸管、杯子和餐盘,还是更耐用的产品,包括电脑外壳、手表、自行车、汽车、管道……如今,竹产业价值链涵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化美化国土,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竹资源的利用已不再是停留于传统的竹制品,其他特性正在被不断开发、利用,特别是竹林的生态效益更加凸显。

    据统计,1公顷毛竹林年均固碳量达4.91—5.45吨,是杉木人工林的1.5倍,是热带雨林的1.33倍。

    为有效发挥竹资源的生态和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意见》明确指出,将大力保护和培育优质竹林资源,构建完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构筑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就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费本华表示,此次《意见》出台可谓是“恰逢其时,正是好时机”。

    费本华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竹产业这种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是农林复合经营体的绿色经济形态。所以,科学合理利用竹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必然要求。培育优质竹资源,有助于绿化美化国土,培育更多更好的绿水青山。同时,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竹材物理性能与木材相似。加快发展竹产业,增强竹材供给,能够有效弥补国内木材供需缺口。

    其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浙江安吉、四川泸州等一些竹产区,竹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加快发展竹产业,能够有效促进“两山”转化,让竹产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最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依托竹资源开展竹文化、旅游、康养等活动,不仅是竹产业新的增长点,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竹产业,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已经开启新的征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