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野猪将调出“三有”名录,可以随意猎杀?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曾于2000年被列入“三有”名录的野猪已被删除。这是否意味着野猪可以随意猎杀、处置?会不会导致该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许多地方野猪泛滥成灾,地方组织民间捕猎队计划性捕杀野猪的消息也不断登上热搜,人与野猪冲突问题备受关注。

    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对《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调整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曾于2000年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猪已被删除。

    此时将野猪调出“三有”名录,主要有哪些考虑?这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猎杀、处置野猪?会不会导致该物种濒危?对群众遭受的损失,是否只能由群众自己承担?

    12月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猪防控专家组成员,来自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所长金崑研究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种群调控委员会主任王洪杰,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为什么将野猪调出“三有”名录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由原《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更名而来。这份名录也被称为“三有”动物名录。

    “本次‘三有’名录调整,以科学评估陆生野生动物物种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为核心,充分考虑种群变化动态、面临威胁、社会关注等多方因素,专家组制定了坚持生态优先、维护科研需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三条基本原则。”金崑介绍说,按照上述原则,专家组建议将野猪调出“三有”名录。

    金崑进一步解释说,目前在“三有”名录征求意见草案中没有将野猪列入其中,主要考虑如下:一是根据调查数据,该物种不存在生存威胁,且很多区域种群数量过高,可能对自然生态存在不利的影响,有必要调出“三有”名录;二是目前全国31省份中28省份有野猪分布,其中有26省份857县(区)存在野猪致害,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已经造成了不利影响,并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从有利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必要将其调出“三有”名录;三是将野猪调出“三有”名录,便于当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猎捕或其他防控措施,对解决野猪致害问题更为有效。

    一旦数量过度下降,不排除再次调升保护级别

    野猪调出“三有”名录后,是否意味着野猪可以被随意猎杀、处置?会不会导致该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即使野猪正式调出‘三有’名录,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仍然继续对野猪及其栖息地加强监测和预警。”王洪杰告诉记者,一旦发现该物种种群数量过度下降,还将再次考虑调升其保护级别,避免因过度猎杀导致该物种进入濒危状态。

    据了解,野猪正式调出“三有”名录后,开展野猪猎捕活动不需要申请、核发狩猎证,也不再实行限额管理,但是仍然还要遵守国家枪支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捕猎工具和猎捕方法,也不能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或猎捕方法。

    “因为采取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地枪、排铳等工具以及网捕等方法,不仅严重威胁该区域的所有野生动物安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必须予以禁止。”王洪杰称,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规定,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猪等野生动物猎捕活动,对扩散出自然保护区范围进入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野猪,才可以猎捕;探索猎获物用于科研、异地放归、养殖种源等非食用性利用方式,严防滥食及非法交易猎获物。

    危害防控,试点探索多种方法有序开展种群调控

    近年来,野猪种群快速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在局部区域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其他财产损失,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就野猪调出“三有”名录后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问题,王洪杰答复,野猪造成的损失虽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致害补偿范围,但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野猪致害的部分损失。比如,由当地政府按规定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建立伤人致害救济补助渠道。另外,鼓励地方政府开展致害综合保险,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林业、农业政策保险范围。

    据悉,今年以来,国家林草局积极采取系列措施防控野猪危害。目前各试点省区已成立117支狩猎队,探索使用了笼捕、围栏诱捕等多种方法,有序开展种群调控,并建设阻隔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积极主动预防。同时,还积极探索野生动物致害综合保险业务,多渠道筹措补偿资金,完善野生动物伤人救济补助政策。

    金崑表示,下一步,还将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兼顾野生动物保护和人民群众利益,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预防控制、建立健全致害补偿制度、加强野生动物致害严重区域群众安全教育、强化工作保障等试点工作中经验的总结,完成成效评估,互相借鉴有效措施和好方法好做法,完善危害防控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