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漫忆
1948年底,正值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之际,这年12月22日,一艘“中鼎轮”悄然驶出南京,出长江口,于26日抵达台湾基隆港。接着,招商局的“海沪轮”,于转年1月16日离开南京,于3天后到达基隆港。1月29日,又一艘“昆仑号”运输舰驶离南京,于2月22日抵达基隆港。
这3次非同寻常的航行,运输了数以千计的木箱,而这些沉甸甸的木箱里装的竟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即抗战期间由北京故宫挑选的南迁文物精品。这些文物精品原先辗转藏在四川贵州等地,抗战胜利后运回南京,随着时局变化,此时又转运台湾了。
起初,这批文物临时存放在台中糖厂仓库,后来转移到台中县雾峰乡吉峰村北沟,并在附近山地开凿防空洞作为库房,以备不时之需。直至1960年,鉴于北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决定在台北近郊择地辟建博物馆。经过一番踏勘,选定台北近郊外双溪为建馆新址,即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多年前,祖国大陆出版界在台北举办第一次书展,那时两岸还未通航,前往台湾很费周折,参展人员需先行绕道香港,然后转机飞往台北。书展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展出,我有幸作为参展出版社的一员,与众多同行生平第一次访问祖国的宝岛——台湾。也正是这一次,有机会参观了心仪已久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外双溪地形很是优越,群山环抱,博物院舍依山而建,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建筑细节,无不突显出独特的中国宫殿的建筑风格,处处显露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主体建筑外观虽为四层楼房,但背倚山林,楼阁高耸,饰以藻井,绕以回廊,外檐斗拱,栋宇翚飞,屋顶皆施绿琉璃瓦,给人以无比亲切的归属感。加以入门处高耸的汉白玉牌坊,缓缓上行的石阶步道,古色古香的玉石栏杆,以及既实用又有装饰意味的石桥,使游人在步入博物院主楼的过程中,渐渐地在无声的浸润中体察中华文化的博大。
后来得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边展出,一边扩建,一直持续到2006年。包括正馆背后挖有长180米、宽2.6米、呈马蹄形的山洞,装置空调系统,洞门入口有廊桥与正馆相连,必要时可将展陈精品入洞贮存;扩充正馆左右两翼,增加陈列室面积;另建5层行政楼,使库房、办公室与展览大厅分开;以及另建图书文献大楼等工程。
据《天府永藏》(郑欣森著,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介绍,台北故宫所存文物,主要由北平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运台文物组成,两处合计608985件,(其中北平故宫运台文物597423件)。计有铜器、瓷器、玉器、文具、漆器、珐琅、雕刻、钱币、丝绣、折扇、名画、法书、碑帖、拓片、织品、善本书籍、清宮档案、满蒙藏文献书籍、杂项等。此外,自1967年起,台北故宫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文物,数量亦相当可观,并且陆续收购了不少珍品,如春秋晋国子犯编钟一组12件(各有铭文12字至22字不等),宋代苏轼的《寒食帖》及黄庭坚跋语真迹,清恭亲王府紫檀家具一套(计33件)等近万件文物。
不论是展出的内容,还是外观设计,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包含的深刻主题,正是在于证实伟大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从北京到台北,是任何人无法割裂分离的。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给我的铭刻于心的印象,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喜。
至于那天参观所见,如今记忆已经模糊,但有一点印象特别深刻,即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不是通史展览,而是侧重于专题展览,即将馆藏文物按其分类特色集中一个主题展出。因此,每个时期都推出各具特色的专题,常展常新,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而且事先预告,提前广而告之。我记得那天看到的是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美术作品专题展。郎世宁(1688—1766)乃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康熙年间来华,因擅画召入宫廷,融合中西画法,自成一家。过去对于这位西洋画家仅闻其名,这次对他风格迥异的作品有了直观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专门的复制绘画的部门,可以买到郎世宁代表作的复制品,非常逼真,价格当然也不菲。
光阴飞逝,至今忘不了那次宝岛之行,忘不了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忘不了为保护文物付出毕生精力的故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