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京密引水渠循着白浮堰故道不断向南延伸。刘一炜 摄 |
□ 张喜梅
提起白浮泉,你或许有点蒙。若再提及大运河源头,你或许会恍然大悟!不是么,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及其展演活动,再现了“黄金水道”的繁盛景象,以及“非遗+旅游+经济”的蓬勃朝气。然而这条凝聚劳动人民智慧全长2700公里跨越8省纵贯五大水系,距今2500多年的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其北边源头正是白浮泉。为了解白浮泉,今天,笔者就领你走进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化庄村……
大运河之源白浮泉名不虚传
曾经依山傍水的化庄村,因村东龙山白浮泉而名垂青史。有崔学履“燕平八景”之《龙泉喷玉》为据:“凭虚喷薄泻飞泉,矫矫翔龙出九渊。峭壁危崖愁绝倒,琼珠玉粒讶空悬。风定涧头声细细,雨余谷底水涓涓。怪来爽气清人骨,过客临流思欲仙。”九渊,即人们俗称的九龙口或九龙池。
至于龙泉出处,清乾隆年间《日下旧闻考》曰:“山半一洞,尝有人附石而下,初狭渐广,行里许,水声砰渹然,不敢前。洞北麓有潭,深不可测。潭东有泉出乱石间,清湛可濯,为州人游观佳境。”这些出自乱石间的泉水,初时由着性子四处飞溅。据文字记载,直至明朝初年,官府出资在泉眼处筑起9个石刻龙头,泉水方收起不羁脚步,整理队形依龙口而出。泉水藏于其间的山,便是龙山,又称龙泉山、白浮山、神山等。而山间古洞,明、清时期《昌平州志》记载:“龙泉山,在州治东南五里,山之绝巅有敕建都龙王祠,祠之西山腰间一洞……”
为解决从通州向大都城的漕运难题,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经过实地勘察,开凿白浮堰引水工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打通了千里京杭大运河“最后一公里”运输线。白浮堰所引水源,便发端于龙泉山。元《国朝文类》卷第三十一:“导神山泉以西转,而南会一亩、马眼二泉,绕出瓮山后,汇为七里泺,东入西水门,贯积水潭。又东至月桥,环大内之左,与金水合,南出东水门,又东至于潞阳。南会白河,又南会沽水,入海,凡二百里。”
汩汩涌泉丰富着历史的同时,也洇染着人们的记忆。村里老人告诉笔者,昔日的化庄村,除了泉水四溢,“十三陵下来的水经过的第一村,就是我们村。”
古人为确保源头水煞费苦心
龙山虽不算高,但因其山间水、山巅庙而风光无限。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建立在封建朝堂层面的白浮堰,使得筑一座与之遥相呼应的龙王庙成为可能,而耸于龙山之巅的都龙王庙便这样应运而生。
“吾州东南,去城五里许有山,蔚然深秀,山下有泉,水声潺缓,峰回路转,中有庙,翼然者三,一白衣庵,一龙泉寺,其峰头则都龙王庙焉。”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立的“都龙王庙置庙田碑”即有此记。
沿着山下“龙泉禅寺”展厅北山墙逶迤向西,拾级而上便可到达都龙王庙。关于庙名的由来,民间认为,由于龙王很多、且分工不同,居于龙山之巅的龙王负责管理京北所有龙王,故称“都龙王”。据明弘治八年(1495年)《重建都龙王庙碑记》:“凡境内遇水旱有求必应,民受其利可谓有功于山川,有裨于社稷,有益于生民,名曰都龙王,良有以也。”这一“点赞”方式,或许也正契合了元朝在白浮堰源头建都龙王庙的初衷。也正是这种“言传”,使得一辈辈靠天吃饭的人沿袭着祈雨的风俗。
村民说:“古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说法。 如果这天还不见雨,有的村就会到龙山来求雨。抬着一个半米多高的龙王像,戴着柳条帽,敲锣打鼓很是隆重。一个扮乌龟、一个扮贝壳……”
劳动人民的智慧源泉永无穷尽
如今,九龙池畔的竹林、凉亭以及甬道旁的洋槐垂柳,依旧给人以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脚下这块当年曾泉流如注的半山腰盆状洼地,与“易地”置入山巅都龙王庙墙中的“龙泉岛”一起作为时间的见证者,证实其侧泉水确曾聚而为潭。
而在南墙倒下的地方,矗立着一座仿元代风格的临山敞亭。悬山筒瓦挑大脊的敞亭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亭子临水的正面题有“白浮之泉”匾额;亭子正中的石台上置放着一块石碑,碑身临水一面书写“白浮泉遗址”5个金色大字,迎山一面为侯仁之先生撰写、刘炳森先生挥毫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9个龙头依次位于围墙底部……化庄村边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往东,便是北起十三陵水库、南至京密引水渠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
是啊,曾经令无数人骄傲的白浮堰已经隐身历史深处,可都龙王庙却依然屹立在龙山之巅。昔日从村前淙淙流过的大运河源头水,借助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术“辞旧迎新”,变成了今天与之媲美的“新生代”引水工程——京密引水渠,循着白浮堰故道不断向前延伸,横贯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长达110公里。京密引水渠主要提供京郊工业生产、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以及输送各大公园湖泊。沿途建有5座小型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为一千万度,不仅是城郊河湖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沿岸绿树成荫,公路依渠延伸,犹如绿色长城,为首都再添了新的景象。
(作者系北京市昌平区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