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 杨 师

    人与自然

    生物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近日有媒体报道,因截获了检疫性有害生物,海关总署宣布暂停某地区番荔枝和莲雾输入。该有害生物危及多种水果和粮食作物,一旦传入,将对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均依法采取了退回或销毁措施。

    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入侵或“生物污染”,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严重的环境难题。

    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物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植物与其天敌(包括食植昆虫、病原微生物)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因此,那些外来物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历史上有许多有意无意引入的外来生物物种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生物安全,导致一些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农作物和牲畜发病、死亡,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引起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改变或丧失等。

    然而,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随之带来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灭绝,以及科学研究活动造成的生物交流,已经严重影响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

    每一个与生物有关的因素都涉及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安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安全,是健康的保障。

    生物安全是指对基因修饰生物、病原微生物、外来有害生物等生物体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广义的生物安全包括人类的健康安全、农业生物安全和环境生物安全,换句话说,就是关于生物本身及人类和周边环境有关的一切安全内容。

    但生物安全不等于生物安全问题,更不代表生物具有安全性。换句话说,生物可以造成生物安全问题,预防和控制生物安全问题叫做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问题是指人类不当活动干扰、侵害、损害、威胁生物种群的正常生存发展而引起的问题,包括生物、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公私财产受到污染、破坏、损害等问题。

    广义的生物安全问题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这里,“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一是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二是转基因产品,主要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三是生物科学研究开发应用。科学家为预防控制疾病而进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研究时,或人们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其他研究时,如果防范措施不严,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另外,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都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1992年制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有关生物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约。该公约规定的内容大都与生物安全管理有关。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该公约规定“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5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2000年5月26日在内罗毕结束,我国于2000年8月正式签署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国家相应出台了多项国家标准以及若干指导性文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更好地保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但也不能随意增加,这样会带来生物入侵问题。入侵的生物体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旦将外来物种引入本已稳定存在的生态系统,这些外来物种获得生存机会就会干扰现有的生态平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防范生物入侵,维持生态平衡,还要保障生物安全。

    (作者系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