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授予杨振宁(前排右四)名誉研究员。 |
杨振宁科普王怀国篆刻 |
余生趣潭
年届百岁的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在1971年夏,他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1975年,杨振宁向周恩来建议要加强科普工作,并推荐引进1845年出版的《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版权。1979年,邓小平批示引进《科学美国人》杂志,创办该刊的中文版。这本刊物进入中国,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本版权合作的期刊。后来,该杂志刊名由周光召确定为《环球科学》。
1990年以来,年逾古稀的杨振宁在积累了他大半生物理学前沿研究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地进行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的思考与研究,并呼吁更多人投入科学史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中去。
1996年1月16-20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协会在深圳举行了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并邀请了一些外国学者参加。
当时杨振宁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能不能就近把他请到深圳来与会?作为研究所副所长、协会秘书长和本次会议秘书长,领导指示由我出面给杨振宁发了一封传真,请他担任本次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在1月17日会议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没有想到,杨振宁当即给我回了一封传真。我一看,真把我给笑坏了。他说,渝生秘书长大鉴,邀请收悉,非常愿意与会,请你在1月16日下午三时,在罗湖关过关的中国大陆一方,左边第一个卖茶叶蛋的摊口,跟我见面。
我给大家一看,他们都笑起来了,开玩笑地说像是特务在用暗号接头一样。后来,我找到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派专车去香港把他接到了深圳。
杨振宁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中国科学史近代化的历程》的演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请他为研究所的名誉研究员。
2005年7月24-30日,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也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我当时已调任中国科技馆馆长,我馆成了这次会议的主要支持单位。杨振宁在会上作了《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的报告。
2007年12月10日,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纪念日,我们把杨振宁请到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他向早就来到报告厅挤得满满的听众回顾了195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他和李政道、吴健雄从理论到实验创立宇称不守恒新理论的曲折过程。在接受听众提问时,有一位大学生莽撞地问了杨振宁和翁帆相结合的事情,当时我心里十分紧张,没有想到杨振宁微笑着讲了一句话一带而过,又回到宇称不守恒主题上来,得到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2008年6月30日,杨振宁在台北所作演讲《20世纪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中指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一直到19世纪都非常密切,可以说二者是同源,但是到了20世纪初,数学渐趋抽象化,与物理距离越来越远,到了1950年代,已完全分离。20年后因为物理学的规范场理论与数学的纤维丛理论的密切关系,促进了数学与物理的重新紧密合作。
杨振宁把数学家陈省身的纤维丛理论用于物理学研究,卓有成效,有诗《赞陈氏级》:
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
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
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
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
将陈省身同世界著名数学家欧拉、高斯、黎曼、嘉当并列。而陈省身也有诗云:
“物理几何是一家,一同携手到天涯。”
陈省身在天津创建了南开数学研究所,杨振宁则推动成立了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2017年2月,杨振宁教授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6月30日,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杨振宁在会上发言说:“关于科学发展的记录和介绍工作有很多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要跟近代科学的发展紧密的、近距离地结合在一起;另一个方向是要注重通俗地介绍科学的发展历程。”他呼吁和号召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学史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将他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99岁高龄的杨振宁自己拄着拐杖,不用搀扶走上主席台出席了捐赠仪式。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