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7日 星期五
令骗局成为可能的机制
□ 伊恩·塔特索尔 彼得·内夫罗蒙特
《有诈:5000年来的谎言、伪造与谣传》,[美]伊恩·塔特索尔、彼得·内夫罗蒙特著,王寅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

    我们很难对人类的状况做出精确描述。在天平两端,人可以是恶魔,也可以是圣徒。有些人吝啬,有些人慷慨,有些人端庄得体、才华横溢,还有些人粗糙鲁莽、愚笨不堪。然而,尽管人类行为中这些更强烈的表现,往往更引人注目,但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会发现自己身处任何可设想的行为光谱的居间某处。

    正是在人类经验的这片灰色模糊地带,欺诈盛行,假货猖獗。道德上可疑的事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沼泽,其原因倒也稀松平常。每个欺骗艺术家都知道他的受众有多好骗,即便是那些自认为老谋深算的人。每个骗子也都清楚地意识到,人们轻信好话,这几乎是个普遍的倾向。人的这些基本癖好,为无耻之徒打开了方便之门,去欺骗利用那些没那么愤世嫉俗的人。

    相比之下,导致人类经验中比比皆是的虚假陈述、仿冒伪造、蓄意煽动等的动机就要稍微复杂一点了,并且人有多少种,动机就有多少种。人之所以利用他人的无知、贪心和偏见,往往只是出于贪婪的理由,不过仇恨和个人恩怨也常常成为驱动力,还有纯粹的恶作剧,对权力和影响力的渴望,想要“露一手”的愿望,或者仅仅是想要得到认可的可悲需求。

    然而,无论在具体个案中动机源自何处,令骗局成为可能的机制显然深深印刻进了令人心灰意冷、难以捉摸的人类状况之中。只要人类和语言存在,欺骗和谎言就存在,欺骗艺术家和受骗的人、轻信者和愉快盘剥他们的人,也都存在。尽管人之轻信易骗是恒常的,但它的表现方式却随着每一代人的恐惧、抱负以及世界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在《有诈:5000年来的谎言、伪造与谣传》一书中,我们从五千年的人类经验和生命本身亿万年的历史中,截取了50个异彩纷呈、声名狼藉的片段。我们尽量把每个故事讲得简短,因此在书后提供了进一步阅读的书单。上网浏览也能获取有用的信息,但你得时刻提醒自己,网上信息的真确性可没人给你打包票。

    书里讲到的事,有些已经为人所熟知,另一些则相对陌生。有些事涉及故意歪曲事实,另一些事更多反映了受到误导的流俗偏见。还有些事揭示了人类精神的麻木和刻薄可以堕落到何种深度,而另一些事则增进了人类满足的总量。不过,纵观以上种种,它们揭示出了人类经验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

    一方面是人性的恒常不变:从人类第一次动笔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验,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个物种显然在总体上没有丝毫变化。相较而言,另一方面则是历史长河川流不息:时移事易,我们的偏好和信念——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我们有备而待的谎言——时刻都在变化。作为本书作者,我们尽量克制自己,不拿 50个片段中的任何一个,去附和某种更宏大的历史观或历史叙事。希望这一做法是明智的。毕竟人类经验在这件事上过于任性。但我们也确实觉得,每个故事都讲了点什么。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欺骗都应受到谴责——实际上有些骗子还真的挺亲切友好的——于是,我们在书里埋了个小彩蛋,看你能不能找到它。

    (这是《有诈:5000年来的谎言、伪造与谣传》一书的“前言”,标题系编者所加。重庆大学出版社授权本报刊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