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者: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吉姆·哈利利著,李果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
□ 李大光
摇曳烛光
在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的教学中,主要内容都被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科学、近代科学革命,乃至现代迅猛发展的新科学技术所充斥。但是,在谈及科学的起源时,一定会与古老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关。阿拉伯科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难以忽略,但似乎又并不清晰。《寻路者: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缺。
作者吉姆·哈利利在书中回顾与赞颂了那些帮助我们塑造了对世界的理解,但是却被遗忘的先驱者们。在人类历史长达700多年的时间内,国际科学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在考察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时,哈利利用详细的史料介绍了在化学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贾比尔、科学方法的首倡者伊本·海赛姆、在数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花剌子米(“代数学”一词便得自其名),以及对西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伊本·西拿(阿维森纳)等等。作者不仅热衷于向读者介绍科学事实,而且更热衷于探讨其产生的历史。
哈利利是一位英籍阿拉伯人,他在巴格达长大,16岁之前在当地接受教育,现在是英国的物理学教授,也是萨里大学第一位公众参与科学的主席。2007年,他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第科学传播奖。
吉姆·哈利利通晓阿拉伯历史、文化和语言。他通过大量的史实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澄清了他认为科学史界存在的误解。
哈利利认为,需要阐述清楚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在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中,伊斯兰帝国如何促进了人类对科学的理解,并为几个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
追根溯源,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古希腊和印度思想的基础上,扩展了当时已知的科学思想。同时,哈利利描述了伊斯兰科学思维是如何在阿拔斯王朝成长起来的。有学术头脑的阿拔斯王朝统治者阿尔 ·马蒙,是一个对阿拉伯科学与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不仅自己启蒙科学文化,而且鼓励其他不同信仰的学者来伊斯兰帝国进一步传播他们的知识。到了9世纪中叶,首都巴格达成为了科学进步的中心,取得了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的进展。
科学史中经常会谈及的“百年翻译运动”在本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这场起源8世纪中叶到10世纪末的巨大文化传播活动对阿拔斯王朝的科学有重大影响,见证了将古希腊文本转译为阿拉伯语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学术生活。阿拔斯王朝的科学也深受前穆斯林时代波斯文化的影响。希腊-阿拉伯语翻译运动是一个庞大的、资金充足的、持续的工作,负责将大量的世俗希腊文本翻译成阿拉伯语。据信翻译了一百多本书,包括盖伦的《静脉和动脉解剖学》。
中国唐朝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战争失败,导致数万战俘被带入沙漠之地,被迫传授造纸技术,这种作为一种更便宜的记录结果和数据的方法,对阿拉伯的科学和知识的记载与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一个有趣的方面是描述了阿拔斯王朝建造天文观测台和智慧宫。“智慧宫”是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的主要知识中心,也是翻译运动和阿拉伯科学黄金时代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里装满了来自希腊、波斯和印度文明的不同作者和翻译书籍。智慧宫里包含关于每一个可以想到的科学问题的大量文本,天文学为伊斯兰祈祷模式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这些建筑突出和强调了科学是如何在阿拉伯社会的真正进步。
遗憾的是,后来的统治者并没有看到它的科学研究优势。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衰落了。
该书的前半部分会让读者对书中的史实陈述产生疑惑:一个出生以及基础教育深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学者,是否会用过多的个人情感进行某种程度的个人判断?看到最后一章“科学与今日伊斯兰”后这个疑惑消除了。作者在审视了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落后程度后,对其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冷静理性的审视。他认为:“……单独拎出宗教保守主义来解释伊斯兰世界缺乏科学进步的原因是大错特错的。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众多伊斯兰国家从殖民者手里继承了过时的行政制度和官僚系统,而且相关国家缺乏改革、应对腐败的决心,也缺乏彻底整治失败的教育系统、制度和社会观念的政治意愿。”他对今日阿拉伯国家科学发展的认识,也许对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