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亮收藏 长知识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是人们想象中的飞神。甘肃敦煌石窟壁画和塑像中约有4000多个“飞天”形象。在印度神话中,“飞天”是云和水的女神,“飞天”被称为天乐神。能歌善舞,美丽动人,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
我认识“飞天”,完全是因为参观敦煌莫高窟,被她那优美飘逸的飞动舞姿所感动。鉴于心灵的震撼,我记住了“飞天”。
1995年夏天,我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举办的轻工业名优商品展览会上,购买了一件曲阳石雕“飞天”工艺品。“飞天”雕件为青灰石质,长25厘米、高15厘米、厚5厘米。上躯干以40度角向右前方倾斜,胸挺饱满;头后仰、高发髻、柳叶眉、杏仁眼、鸭蛋脸、高鼻梁、甜笑嘴;双臂圆润丰腴,左臂斜举发髻之上手挽纱巾,右臂后摆肩架飘飞之绸;腰系长裙随风波浪样向后飞扬;左腿后曲,修长健美有力地压在彩云上。雕件综合运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表现手法,雕琢的肌肤酥润、发髻精巧、衣褶柔美、开脸出神,使“飞天”造型形神优美,栩栩如生,好似在天空自由飞舞。
曲阳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阳石雕自西汉始,魏晋南北朝时期飞速发展,唐代成为北方的雕刻中心,元代在元大都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在宫殿、陵墓和园林的营建中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曲阳石雕其雕刻技艺有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造型门类。石雕题材广泛,主要有传统宗教、现代人物、园林雕塑和家庭装饰。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