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给中华鲟打卫星标记 刘华 摄 |
3月22日至24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科研人员给16尾待放流的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打上卫星标记。三峡集团对国宝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就此开启。
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中华鲟的存续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长江的水生态环境状况。
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至关重要。由于中华鲟海洋分布分散,范围广阔,其海洋生活史研究一直是专业研究的难点。本次打上卫星标记的中华鲟,是计划放流10000尾中华鲟当中精心挑选的“大块头”,其体长均超过1.5米,重量均超过50公斤,年龄均在10岁以上。
据中华鲟研究所工程师朱佳志介绍,这种卫星标记利用自动熔断技术,会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时间自动脱落浮出水面,链接卫星,通过卫星发回中华鲟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科研人员据此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的洄游运动规律,用以研究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
据悉,2021年度中华鲟放流前标记工作已于3月17日全面启动。除了“卫星身份证”,这16尾“子二代”中华鲟还与其他待放流的中华鲟一样,要佩戴常规的“身份证”——声呐标、PIT标和T型标,来帮助科研人员获取更多数据,深化长江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研究。
“我们还采集了这16尾中华鲟的DNA样品,这是中华鲟终生的遗传身份证,为科研人员评估长期放流效果留存了必要的遗传样本资源。”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介绍说,将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作为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的突破口之一,能够更好地帮助科研人员了解中华鲟神秘的海洋分布范围,评估其野外生存状态。这也体现了三峡人践行长江大保护的责任与担当。
资料显示,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至2020年,三峡集团已连续实施63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万余尾,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背景链接:
声呐标记:是在中华鲟体内置入声波发射装置,通过主动追踪或者沿江布设接收器的方式接收声呐信号,从而获取鱼类洄游信息。
PIT标记:是一种置于鱼体内的芯片标记,可通过扫描仪识别芯片编码,芯片编码即为中华鲟的内置“身份证号码”。
T型标记:是一种悬挂在背鳍上的体外标记,一种外置身份证,该标记上印有编号、放流单位和联系电话,方便沿江群众发现放流中华鲟出现意外时,能及时联系到科研人员进行救护。
卫星标记:是一种悬挂在背鳍上的数据采集器,可自动记录中华鲟活动范围、洄游路径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等多数据,通过卫星发回各种信息,实现中华鲟的大范围追踪。